零点看书 > 三娘 > 第79章 交付绣活

第79章 交付绣活


刘默完全被听到的消息打懵了,磕磕巴巴的问:“可你在新昌县置下那么多产业,  离开可怎么办?”

        秦子期满不在乎的说:“自会有人替孤打理。不过是些酒楼之类的生意罢了,  不算什么。”

        刘默这才摸着发晕的脑袋瓜子说:“是了,  我忘记了,  新昌县的产业对你来说不算多。可你还没收拾行李呢?三天之内能把行囊整理起来吗?”

        “无妨,  都是些不怎么合身的旧衣裳了,我把刘婶婶新制的那套春衫带上就足够了,  剩下的东西会有人来未孤收拾带走的。”秦子期苦笑着摇摇头,“虽然不合身了,  却也只能让手下人收拾起来全部烧掉,  以防止被人偷走陷害。真是让人无话可说。”

        “谁让你的衣裳都是上造的布料,这种东西本来就是明摆着给人算计你用的。你看看你要是穿街上布庄里头就能花钱买来的丝帛锦缎,谁还会在你身上施这种手段。”刘默继续吃菜,没什么心眼的随口评价此事。

        “……真是好主意。”秦子期闻言眨眨眼睛,忽然笑着点头,  认可刘默平凡人的智慧,  “别说,新昌县一行,我真是收获良多——你们一家子就是最大的收获,  每次都能给我带来惊喜。”

        刘默羞涩的抓抓头发,  “我们家除了让你吃了两顿饭之外什么都没做,你别夸了。”

        秦子期笑着点点头不再提那些事情,换了个话题,直接给刘默安排起去鹤松书院之后的生活起居,  “到了鹤松书院之后,你不要跟着李谦一起住在书院提供的房舍里面。鹤松书院修建在山坳之中,靠山背水,修建于前朝,建成至今已过了二百年,房舍修修补补虽然还勉强能住人,但屋子极为潮湿,早已经没了阻隔水汽的作用。你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若不想染上风湿病让李婶婶操心,就听我的安排,住到我在郡中的院子里头。若是不好意思直接住,照着鹤松书院隔间的房费付钱给我就成了。”

        刘默听了秦子期的解释,心里知道秦子期这是故意帮着自己,他也没不识好歹的拒绝,但想到李谦叮嘱他到了鹤松书院同住的事情,不放心的问秦子期拿主意:“李师兄之前交代我到了鹤松书院和他住一块,这该怎么办?”

        秦子期扬眉笑了笑,随意夹了一筷子菜,轻声道:“李谦能说这种话,可见对鹤松书院里头住什么样的房舍也不清楚。待他去鹤松书院看过,邀请他一起住到我的院子里就成了。你不用不好意思,鹤松书院念书的学子们,但凡家有余财的都不会住在书院里头。再说,父王给了我许多产业,郡里头紧靠着王府,我得的产业反而最多,那么些房舍空着也是空着,你们去住正好。”

        眼看刘默眼中仍有迟疑,秦子期压低声音道:“给小王爷住的院子,可是有个大书楼的。你想学习武艺的师傅,也被我留在那处做护院。”

        刘默立刻把所有顾虑都抛弃,打定了注意哪怕李谦不愿意跟着住进秦子期的房舍里头,也要强拉着他看看书楼再做决定——等看过书楼,刘默有把我李谦那个书虫再也不肯搬走了。

        刘默成天到晚在书院里头关着,临走在回家团聚了一场,直到和李谦一起蹭了秦子期的马车前往鹤松书院都没听到赵家要被办了的事情。

        因着秦子期故意透露的消息,钟县令按照最严厉的力度惩罚县内借着功名占地、挂地的秀才和举人,一口气将事情完完整整的写成奏折送到京城,甚至托了个人关系,找了关系过硬的几位好友,让他们在陛建武帝耳边多提一提故意侵吞国家税收对朝廷的危害。

        建武帝虽然算得上是个明君,可他高居庙堂之上,根本不清楚小小一个边城里面到底有何事发生,想着送上奏折的人是以忠直闻名的钟鸣,又有不少得用的臣子慷慨激昂的力主狠狠收拾了那群还没入朝为官就想着千方百计挖朝廷墙角的读书人,一定要狠狠处置他们,以儆效尤。

        建武帝稍作考虑便同意了臣子们的说法,毕竟朝廷税收多了,他才可能在有生之年南下平乱,把江山全部收回手中!

        等到建武帝的批复下来,钟县令有了依仗,终于能够施展开拳脚,于是,他不留情面的对这群不安分的读书人下狠手,不但将他们一个个的撸成了白身,且按照朝廷律令,判他们三代内不得参加科举,一切事情才算是尘埃落定。

        在这群有共鸣的读书人中,赵瑛实在算不上结局最惨的,毕竟他的小家已经有房有地,自己这些年还买了不少日后能够再卖掉换钱的古董珍玩,哪怕罚了不少银钱,赵家仍积没落到家徒四壁的情况,可赵瑛却再没了往日的意气风发,一下子像是条落水狗,连出门上街抬头看人的勇气都没了,成日只知道躲在家里唉声叹息,短短两三个月的时间头上就掉得剩不下一半头发了,把生活的压力完全推给年少的妻子,逼得李波走上她曾经最看不起的路——前往绣庄、布庄祈求做绣活赚取少得可怜的银钱供养两个儿子读书。

        胡总旗家妻子梁蓉上门,正巧把县里头的大案子当成闲话说给李棠听:“这些日子柳家的绣庄嫌原来那群不拿正眼看他们的书生太太们烦,干脆在家门口立了个牌子,说柳家绣庄不收破烂的绣活!哈哈哈哈,笑死我了!那群小姐太太平日里养尊处优的,拿读书人家的女眷抬高自己,根本不怎么做绣活,刺绣的手艺不佳,还真当是以前人人都捧着她们时候,送到柳家绣庄就想拿大价钱回去吗?十里八村的绣娘哪个不必她们手上的功夫好多了。”

        “家里有丫头,过去也永不上她们亲自动手。”李棠对这件事情倒是十分了解。

        就像她自己,现在刘家人手多了,若不是还有答应下来要送去京城的绣活,大部分东西都不用辛苦她自己亲手做,完全可以推给丫鬟操持,自己腾了功夫,或是读书消磨,或是陪伴女儿,教导三娘一些掌家的手段。天长日久的下来,恐怕一身刺绣的好本领也剩不了几分。

        梁蓉耍起拳脚是一把好手,但女红烹饪这些就一窍不通了,她可不信李棠的说辞,还当里面有李棠的二姐,她是为了姐姐争脸面呢。梁蓉嘿嘿笑了几声之后,用手肘碰了碰李棠,压低声音道,“你幸亏早早把儿子从县学送走了。你二姐夫现在可没心思在家里吟风弄月的教导儿子了,你二姐没办法,一股脑拿着春天收上来的地租钱,把两个儿子都送进县学。现在赵旬和赵旭两兄弟可是县学一霸,前几天还在课堂上闹出拿着弹弓把教书的老孟秀才额头砸破的事情来呢。要是默哥儿还在,少不得要跟着两个表弟吃挂落。”

        李棠惊得捏紧了裙子,“还有这等事情?欺师灭祖,这、这可怎么收场?”

        梁蓉哈哈大笑,拍着腿道:“还能怎么办?你二姐跑去县学堵住书院的管事,哭得泣不成声,说自己一个人带着两个儿子是多么不容易,求山长通融,只要假以时日,赵旬和赵旭一定可以明白事理——我也是奇怪了,你二姐到底想什么呢?她家里从她丈夫起的三代内都不能参加科举了,还浪费银子读书有什么用,莫不如攒着银钱寻着机会再买些田地,日后好歹吃穿不愁。再说了,书院里头那么多孩子,学得好的也不再少说,有时间去教导这群能出头的孩子好不好,谁会把时间浪费在她儿子身上。”

        李棠听得眉峰隆起,心想着二姐怕是已经慌乱得不知如何是好了才会做出这种不像她的决定。

        可转念一想到哪怕腕骨裂伤痊愈,手掌活动还不利索的女儿,李棠又绷紧了脸,完全不想给李波提醒,让她尽快冷静了。

        ——多吃些苦头也好,吃到苦头,他们一家子就该明白自己当初做过多么过分的事情了。

        李波说来也是死要面子活受罪,自从丈夫赵瑛被剥去功名,为了不被姐妹嘲笑,哪怕回去跟母亲哭穷诉苦,她也没让李棠碰到一次,倒让李棠享受其久违的舒心日子。

        时间不紧不慢的往后走,一年多之后,李棠提前半个月将约定好的百子千孙帐交给布庄的陆掌柜,同时还特意用备用的布料做了一张戏水鸳鸯的被套一齐捧过去,把陆掌柜感激得千恩万谢。

        交了活计,李棠无事一身轻,带着三娘从陆记布庄离开后,带着丫鬟上了李百户家中拜访,让李百户的妻子展氏大吃一惊。

        “李妹妹怎么有空过来了,快进来做。今天太阳这么大,你也不怕晒伤了脸。”展云霞一把拉过李棠和三娘,带着她们母女赶紧进门坐下,让下人把幼子和女儿请过来一起招呼客人。

        李棠坐在展云霞身侧,让王声家的把礼盒捧上来摆到展氏面前,笑道:“侄女定亲多年,我想着差不多到出门的时候了,特意做了一套床品,只是个意思,嫂嫂别介意简薄。”

        展云霞摸着床帐精美的绣纹,眼里凝聚出泪水,捂着眼睛说:“和柔儿定亲的沈家少爷去年末受风寒没了。”


  https://www.lingdianksw8.com/25/25371/8740912.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lingdianksw8.com。零点看书手机版阅读网址:m.lingdianksw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