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洛水东望 > 第十一章挽救婚约

第十一章挽救婚约


  刘秋火急火燎地赶到顾家,向门童一问,果然这三小姐刚刚回府不久,心中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地,于是将马交给仆人,自己向客厅而来。孙筠正趴在顾荣膝上哭得伤心,见刘秋进来立刻掩面进了内室。顾荣抬头看着他并没有说话,只是用手指了指一旁让他坐下,随后才开口道:“筠儿已经把事情和我都说了,现在说说你怎么想的吧。”

  刘秋忙抢白道:“顾公,请听我解释,我昨晚宴会酒醉之后就不省人事,今早虽然外衣不在身上,可我床上的乐伎身上都整整齐齐,我们什么都没做过。”

  顾荣用手向着刘秋做了个压下去的手势,让他不必继续下去,“以你山阳刘家公子的身份,昨晚莫说没做过什么,就是真的和一个乐伎过夜又算得什么?可是你现在所处的时候不对,筠儿是你正室,大婚之前哪怕只是和下人厮混也是行事不检点,筠儿生你的气并没有什么问题。”

  刘秋听顾荣这样一说,开始有点慌了神,只好低声嗫嚅道:“昨晚也不知怎的,竟醉的象烂泥一般。”

  顾荣起身走到刘秋身旁,摘下他腰间的章武剑,在手上掂了掂道:“在这样的宴会上这些事情本就难以避免,事前你爹和筠儿已屡次劝你大婚之际不必招惹这种不必要的麻烦。而你固执己见,所有的动力都来自这把剑,现在你觉得值得吗?”

  刘秋的头垂得更低了,几乎都要垂到几案上,过了许久才缓缓道:“顾公,我知道错了。”

  顾荣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在你只是一时急功近利才犯下此错,又没做出什么不可挽回的错事,我会尽力帮你和筠儿说和,你自己要好自为之。”

  刘秋仿佛恢复了些精神,慢慢地抬起头来望着顾荣,作揖道:“此次若筠儿不弃,在下必对顾公感恩不尽。”

  顾公呵呵地笑笑,“筠儿暂时还不想见你,先到厢房休息一下,待我劝好她后再来叫你。”

  几天后,顾荣终于劝好了自己的宝贝干女儿,就让他们回返山阳免得在洛阳这是非之地再起波澜,又怕两人路上处得尴尬,于是向衙中请了假,亲自送两个人向北而去。

  到了浊鹿刘府,刘瑾和顾荣又劝两日,孙筠的情绪才算缓和下来。顾荣赶着回京就任,三天后就赶回洛阳,这边前脚刚走,后脚便有一个不知是哪家的丫鬟在府外求见刘秋。到了府门,刘秋一看并不认识,正疑惑间,那丫鬟走上前来深施一礼,说是受石府乐伎翾风所托,谢刘公子两次的救命之恩,无以为报,便托她送上礼盒一件。知道刘家老爷贵为山阳国公,刘公子又是天师高徒,金银珍宝等俗物怕入不得眼,于是亲自做了几件小物件,望公子一定收下。说完呈上一件礼盒,转身而去。

  刘秋见礼盒封得严实,轻轻掂量了几下只觉得轻飘飘的,并不是金银宝石等物,而那丫鬟返身登上马车便离开府门而去。刘秋无奈,只好拿着返回府中。

  到了客厅,拆开礼盒,才发现里面是一对香囊和一双圆形的团扇,四件东西都以上好锦缎缝就,香囊上绣着并蒂的莲花和鱼戏荷叶,团扇上一只绣的鸳鸯成双,一只则绣着仕女花鸟。刘秋正看着手上的团扇,不想孙筠正好进来,便问这物件从何而来,刘秋就随口答了是前次翾风为报救命之恩,特差人送来府上。待话出口才惊觉说错了话,可孙筠已经摔门而去,于是忙扔下手上的扇子,追将出去。

  一直追到到孙筠住的园子方才赶上,待到进至内室,三小姐手里的六角团扇已被撕成了一条条的碎片。刘秋刚想解释,孙筠便恨恨地说道:“你既同情她,和她好了便是,何必遮遮掩掩又要登堂入室,自己嘴上说得清清白白,却又要人送并蒂的莲花和戏水的鸳鸯。扇子果然还是六角的棱角更多些,不够圆润光滑。”

  刘秋正要上前,只见孙筠突然从腰间抽出那把短剑幽蚺指着他道:“你既喜欢那西域美人便随了她去,莫再与我纠缠,今日你我就此别过,你若再过来,莫怪我手里的剑不客气。”说完撞向卧室的窗户翻身而出,再向外看时早已不见踪影。

  刘秋急得跺脚,忙差人在府内里里外外的找了起来,直到天黑也不见半点踪迹,又问过门童也没见从正门出府,看来这是翻着墙走的。心里没了主意,刘秋只好和父亲商量,刘瑾埋怨几句但也知道于事无补,只能差人骑马分头去通知顾荣和陆玄,又差人沿着水路上的各处哨卡留意孙筠去处。过了一个多月,水路上才有消息传来,孙筠果然在淮阴上船沿着水路南下返吴,甚至还警告弟兄们不要向刘府透露行踪。

  望着家中一坛坛的女儿红、整箱的锦被和成套的礼服刘秋不禁心中悲戚,本想用剑把翾风送的团扇和香囊划破,但看着手里的章武剑又把它扔在一旁。

  刘瑾不知什么时候进了园子,默默地从刘秋身后走过去捡起那把剑,拿着它走到刘秋面前语重心长的说:“任何事、任何话都要分时间地点场合,同一件事同一句话换个环境可能会有完全相反的效果。为父姑且认为石崇没在这件事上设了什么圈套,你救翾风是义举,她一个乐伎送你自己做的绣着并蒂莲和鸳鸯的香囊和扇子也并无大不妥,毕竟她身处那样一个环境又是情窦初开的年纪,每日耳濡目染做些这样的花样确实情有可原。可是你现在是马上要大婚的人,之前已经在宴饮中做过出格的举动,这次收到女儿家私送的闺房之物还敢公然在未婚妻前炫耀,这就是一错再错。现在你想毁去香囊和团扇,是不是又觉得人家送你的东西无辜啊?”

  见儿子默默地点了点头,刘瑾愈发厉声道:“如今孙小姐南去,你当如何自处啊?”



  刘秋沉默良久,只好低声说道:“儿子还是想和三小姐成婚。”

  刘瑾点点头,“既然你还想娶人家,那你留着香囊和扇子将来再被筠儿看到,你想怎样解释啊?家中妻室正妻为大,即使退一万步讲你将来会聘了石府的乐伎那也只能作妾,在家中仍要看孙家小姐脸色。”

  刘秋无奈,于是抽出腰上的青冥剑,把翾风送的礼物全部划破。刘瑾把手里的章武剑在儿子面前晃晃,“这次事端全因此剑而起,这把剑就先收在为父这里。现在,你已得知孙家小姐南去返家,你打算怎么办啊?”

  刘秋抬头望着父亲,“儿子想还是应该南去吴郡去追,可是若她去了会稽甚至岛上那又要多费些周折。”

  刘瑾用剑鞘敲了敲刘秋的肩膀,“你自己闯的祸吃些苦头弥补难道不是应该的吗?你想想当初你们那么多年无意之中建立起来的感情怎么能够因为这一两件小事毁于一旦,我想这些年下来她心里应该还是有你的,正是因为对你用情至深才会气你如此连续犯下大错。可是也正因为你们昔日的感情,只要你足够诚恳,她还是会原谅你。”

  吴郡,顾荣宅邸。

  贺循仍旧和从前一样帮着顾荣打理家室,此刻正坐在厅内翻动着账本。大概是早就知道刘秋会来,这边人从外面进来,贺循连头都没抬就摇头道:“一直只觉得公子仙风道骨,处事机智沉稳,不想也会在男女之事上出如此低级的错误。怎么,连她干爹够没劝好,千里迢迢地跑到我这不会指望我替你做说客吧。”

  他这一说显然是已经见过孙筠,刘秋顿时来了劲头,于是立刻长揖道:“晚生只是一时糊涂才致犯下这一连串无可饶恕的错误。只要筠儿肯原谅我,付出任何代价都在所不惜。”

  贺循撇了撇嘴,看看这个只小他几岁的“晚生”,“任何代价?要么那把‘青冥’送我可好?”

  刘秋忙下意识地摸摸腰间的剑柄,“此乃小姐所赠定情之物,故实难相送,贺公若说的是其他代价,就算再大,我也都舍弃的掉。”

  “你这次犯的错实在有点大,我也不知道如何帮上忙,小姐这么远跑回来,真生气起来解除婚约都说不定。”

  刘秋忙问:“那我现在能不能去见见小姐,让我有机会向她解释?”

  贺循耸了耸肩膀,“我已有几天没见到小姐,也不知道她到底去哪了。”

  刘秋仍不死心,于是奔向后面孙筠的私宅。到了园外发现园门紧锁,问过下人才知道小姐已有数天不在,于是贺公便让人锁上。无奈之下返回大厅,贺循依旧在看他的账本,刘秋只好跪在他面前道:“晚辈此次前来还受家父所托,必要使小姐回心转意,晚辈求先生成全。”

  贺循慢条斯理地放下账本,叹气道:“小姐说你不通世故时我还不信,如今亲见了才不得不信。你既求她原谅,为何又要搬出山阳公来,如此反倒显得你拿山阳公来压她。再有,你现在上千里地这样急吼吼地追来,是想这样一见到她就求她原谅吗?如果她不原谅,你还要像在这里下跪不成?”

  刘秋被他这样一讲,有些犹豫不决,跪也不是站起来也不是,甚至都不知道要不要继续问下去,只好作揖道:“晚辈也不知此事如何是好,只是临行前父亲曾告我须用真心才能挽留回小姐,还望先生教我。”

  贺循放下手中的账本,让他起身坐到席上,缓缓说道:“你远道方来,不如先在这住几日,之后等她再消消气才好去找她,现在就算寻见她也很难做些什么。”

  刘秋听了,象泄了气的皮球瘫坐在那里,不过贺循说的确实有道理,只好先在顾宅住下。

  阳春三月的江南风景最是迷人,不仅阳光难得的明媚,宅中上下各处遍种的玉兰、桃花、樱花都争奇斗艳,红白相间甚是好看,池中红鱼也因水面回暖活跃起来。可是刘秋完全没有心情欣赏眼前美景,每日只是望着一树繁花发呆。

  约摸过了半月,贺循叫来刘秋,给了他一张当票,让他到王家的当铺去赎回一个手镯,然而奇怪的是,这次要去的王家当铺却不在吴县城中,而是在几十里外的震泽东岸。刘秋感觉蹊跷,心想王家的买卖怎么开到湖边来了,但又不知道贺循的用意,只好从府中找了匹马,向西南行来。

  震泽之中有东西二山,说是山却和山关系不大,只是湖中相望的两座小岛。王家的当铺正设在岸边,与东山隔着一道浅水。如果不是贺循提前讲好地址甚至还画了张图给他,任谁都难以轻易找到这里。当铺设在路边树林深处,虽有道路可通,但两旁再无其他人家。继续向水边行去就是码头的尽头,湖中行船极少会泊在这里。而且这处当铺和其他城中的分号都完全不同,门口连个招牌都没有,只有一个有些破旧的门面挨在路旁,后面则是一座临湖的宅邸,两三人高的竹篱编织得密不透风,除了隐约透出些光亮外,完全看不出宅内的样貌。园外宅邸的大门紧闭,看上去没有一丝生气。

  路边的门面没有锁,轻推门进来,柜台上一个人都没有,而且破败得仿佛这里已经许久都没有人住一样。屋子不大,里面似乎是内室,虽然有帘子挡着,却隐隐飘来阵阵丝竹声和一点光亮。刘秋仗着胆子喊了几声,过了好一会,才有一美妇从内室走出来,一边走还一边理着头发。刘秋将信将疑地把手里的当票递到柜面,那女人接过去看了一眼,又返身回到内室。不一会儿,随着一阵木屐的拖地的笃笃声,里面转出一个胖子,刘秋定睛一看,愕然发现竟是肥庄。有些年头不见,这个白胖子除了头发白了些许外,倒是更加发福。

  肥庄什么都没说,只是来的柜台一边从里面打开锁着得铁门,挥手让他进去。转到门帘之后,才发现所谓内室不过是一个客厅,中间几张宽大的胡床,这死胖子正坐在其中一张上面。一个女子正坐在他腿上,身上只穿着绸缎的亵衣,下摆只包住屁股,露出身上大片的白肉。刚才柜台去取当票的那个女子则坐在紧邻的另一张胡床上,手臂搭在胖子的胳膊上。几人的座位中间是一高脚长桌,上面摆着茶具,茶盏中正泡着应季的绿茶。桌的另一头是两个伶人,身上都只穿着丝质亵衣,肩上和后背裸露出雪白的细肉,一个手里横抱着琵琶,另一个持着一根横笛。桌上摆着熏香,让屋内充满了甜甜的香气。厅内面向园中开着一道门,上面挂着珠帘,透露进满园姹紫嫣红的春色。刘秋饶是跟着张天师在山上待过几年也被眼前的一幕荡得心旌神摇,暗叹这胖子的奢靡相较洛阳的大家士族真是不差分毫。

  肥庄示意刘秋坐上一张空着的胡床,拿着当票在他面前甩了甩,“想不到贺公居然把这里的当票都给你来取,而且这次还是他自己的东西。看来要不了多久,我就得给公子你办事了。”

  说完把当票交给旁边的女子,她于是拿了走入园中消失不见。肥庄又拍拍腿上坐着的那人,女子扭捏了几下方才下来,给刘秋新泡了一盏绿茶。胖子指着茶粥说道:“这是东西二山上产的新茶,味道甚好,你先尝尝,如果不错后面我让手下给你打包两包。”

  过了一会,那出去的女子转身返回,手里多了一个首饰盒子。肥庄接过稍稍开了道缝隙,眯着眼睛看过一眼便递到他手里。刘秋接过打开一看,里面是一只金银缠丝的手镯,虽然价值不菲,但若放在王家当铺里遍地珊瑚、琉璃、象牙这些南海舶来品里就显得略普通了些。刘秋想不出贺循为了这只缠丝镯子让自己跑来这么处隐蔽所在的用意,抬头看了看肥庄。那胖子显然看出了刘秋眼里的问号,于是从刘秋手里接过那只镯子,在自己的袍袖上蹭了蹭,然后对刘秋道:“怎么,看着这镯子普通是吧”,然后又把它送到刘秋面前,“你看镯子内壁上刻着的那个小小的‘竹’字了吧,那是三公主她娘的中字,她自己名字里的筠字也是为了纪念她娘。当年顾公、陆公和我通过许多关系把她从宫里抱出来,这王妃留给我们的信物后来就一直存在我这里,没想到如今又要被取出来,这是要物归原主吧。”

  刘秋不敢相信这镯子背后居然还有这样一段故事,不过还是想着问起孙筠的下落,“刚才您提到三公主,不知道最近可有见到过他?”

  肥庄用他的小胖手拿起茶盏呷了一口,“她倒是时不时会来我这,前两天还来过。怎么,你是不是做了什么让她生气的事了?”

  刘秋不想这胖子蹲在这么偏僻的地方都知道自己得罪孙筠了,想来他的耳目实在是灵通,但还是急着问道:“难道您真的见过她了,现下可在这里?”

  肥庄瞥了刘秋一眼,轻轻地拍拍怀里女人的腿,“若是三小姐在此,我怎能如此放肆。我算着日子,看她那么老远顶着北方寒冬的冰雪骑了几百里的马才换上船到这里,想来是急着回来,又见她连提都不愿提你,就猜的八九不离十了,也不知你做了什么对不起她的事。”

  刘秋这些日子为了孙筠已失魂落魄,只好把怎么惹恼她的前因后果又讲了一遍,听得几个女人都在一旁忍不住偷笑。这胖子嘴里嘘了口气,有些颓然地说道:“不知道我是否和女人待久了还是年纪大了,你这种问题恐怕我是没机会再犯”,身上的女子喂他喝了口茶,肥庄这才继续,“看来贺公让你来我这不只是为了这只镯子,还让我帮你找寻她”,说着把手镯交还刘秋,又接着说道,“三公主如果还在吴县,要么就在湖上的东西二山上,要么就是去了城西北的虎丘。”

  刘秋只好又问道:“那以您之见,三公主更可能在哪处呢?”

  胖子摸了摸身旁女子的手臂,“东西二山上有茶园,岸边还有码头,不过那边并没有好的宅邸,住起来并不舒适,有时还会有外人登岛,也就算不得清净。我也是觉得她不在对面的岛上,不然没两天就回来我这检查工作大家都不自在。吴县西北那里有处顾家的别墅,几乎就紧邻着虎丘,小姐若是气闷,出门就可以散心,若说解闷很难有比那里更好的去处。”

  别过肥庄,刘秋骑马又向城北赶来,虽然看着一直在吴县周边打转,但这几日一来一去已有百里,好在春风得意马蹄疾,繁花遍地的时节跑了这一趟也并不觉得有多辛苦。

  虎丘在吴县西北,据说上古时代只是一座在海中时隐时现的小岛故名海涌山,后来春秋时代吴王阖闾葬于此地,下葬后有虎蹲于其上才改名虎丘。整座虎丘被活水环绕,仿佛是座水围的墓地,正中间是传说中吴王阖闾下葬的剑池。因传闻鱼肠等名剑陪葬墓中,因而秦始皇和吴帝孙权都曾派人发掘过剑池。虎丘西面数里就是北去的邗沟,为了远离运河两岸的喧嚣,顾家的别墅特意建在虎丘之东。

  按着肥庄的指引,刘秋找到顾家别墅,叩开们一问才知道这名义上的顾家小姐一早就出门散心,怕是又去了虎丘。刘秋于是把马寄在顾府,独自上得山来。

  虎丘很小,东西全长不过四五百步,刘秋出了别墅很快就来到山顶附近的剑池。只见这里山岩壁立,一处山涧注入其下一汪碧绿的池水,远近林木掩映、鸟语花香,确是一处胜地。可是放眼望去,除了几个稀疏的游人并没有孙筠的踪迹。刘秋只好又顺着岩石向上爬去,可直到山顶却仍旧不见芳踪,心中想着莫不是找错了地方,三小姐没有来到这里,想着想着不禁颓然坐到地上,向着远方望去。天上的白云从低处掠过,脚下是潺潺的山涧流过,面对如此美景刘秋却无心欣赏,但还是顺着山涧向着山下的剑池望去。看着看着,猛然间发觉山涧对面剑池的石壁下边坐着一个姑娘,正把脚浸在水里拍着水玩,再定睛一看,可不就是孙筠这位三公主么。刚才刘秋从池边隆起的石壁之上路过时,孙筠正好背对着他坐在壁下的水边,这才没有看见,及至刘秋爬山时孙筠只顾着低头玩水才又没看见头顶上方的刘公子。跑了上千里路,刘秋忙着从山上连蹦带跳地快速沿着山涧下来,最后还差一小段路时所幸直接跳进池水中,远远的溅了孙筠一身水花。

  三小姐这才惊讶地抬头看着这个从天而降的水人,待到看清楚是刘秋后便马上起身,拎着鞋子向岸上走去。好在她还光着脚,刘秋忙深一脚浅一脚地追上对岸才算跟上她。孙筠也没有办法,只好找了块石头坐在上面,用帕子擦干净脚才穿上鞋袜,刘秋则在旁边忙着拧干衣衫上的水,然后才找了旁边的一块石头坐下。

  孙筠并没有继续跑走,而是看着他狼狈的样子抿着嘴几乎要笑出来。刘秋怕是哪里不妥,只好反复又用袖子擦了擦脸,这下孙筠彻底绷不住笑了出来,让紧绷的气氛终于缓解少许。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刘秋只好跟着也笑,这下孙筠反倒愣愣地看着他,“我笑你狼狈的样子实在傻得可爱,可是你又为何在这里笑呢?”

  刘秋实在不知道如何作答,只好讪讪地说道:“实在是不知道说什么好,看着你笑也就只好跟着笑。”

  孙筠有些嗔道:“当初看你为得那宝剑,使出一个又一个妙计,把石崇和王戎这些绝世聪明的人都算计得滴水不漏,如今怎么见到我这个弱女子反倒连话都不会说了。”

  刘秋心中此时一片空白,只好继续说道:“和这帮奸人斗法总还是有迹可循、有理可依,可一见你总觉得没有半点章法可言,而且这次我实在是自己做错事,怨不得别人,更加无言以对。”

  孙筠撅着嘴略略点头,“这么听下来好像说我这无理可循是在说我无理取闹,不过好在你接着就及时认错,不然我又要恼你说错话。”

  刘秋听着语气立刻恢复一些神气,“这么说小姐是原谅我了?”

  孙筠坐在石头上来回地翘着脚,“怎么,只说对这半句话就想把之前的事情一笔带过?”

  心中刚刚燃起的小小火苗好像又被熄灭,刘秋只能坐在那里默默地挠着头。孙筠看着他暗自好笑,于是伸出手道:“你大老远能找到这里,想必是贺公或者是那个肥庄给你的点拨,难道你就没带点什么好玩的东西给我?”

  刘秋忙从怀里把那个镯子掏出来递到她手里,“这是我从顾府出来时贺公让我到肥庄那里取的。”

  孙筠接过来,用手摸着内壁的那个竹字,眼圈有些红,“这本来时我娘留给我的信物,小时候见过一次,后来干爹和师父说待我出嫁是就把它还我。”

  刘秋这才明白贺循要自己取镯子的用意,原来他们一直都把自己看成是板上钉钉的女婿,只是没有言明罢了,抑或是这次要考验他甚至是让筠儿自己过了自己的那道关口。还在思虑间,孙筠又把手伸向他,“那把剑呢。”

  懵然之间,刘秋解下那柄“青冥”。孙筠气得瞪了他一眼,“我说的是那把坑人的剑。”

  没想到直到现在她还对那把闯了祸的剑念念不忘,刘秋只好回道:“那剑后来被我爹收起来了。”

  孙筠的气没处撒,于是伸手夺过他手里刚解下的短剑,宝剑抽出半截,看看上面隐约间渗出的寒光,随即又合上转身用力一甩扔进剑池。刘秋实在无暇考虑她是怎么想的,只好返身也跟着剑投入池中,所幸池水并不深,这几年水上的功夫又长进不少,没费多少功夫就把剑重新捞上岸。

  看着又浑身湿透的刘秋,筠儿不禁再次莞尔一笑,“你可知这把剑的来源么?”

  刘秋愣愣地看着剑池,喃喃自语道:“不会真是从这里挖出来的吧?”

  孙筠有些好奇地看着他,“难得你这次比刚才伶俐许多,这把‘青冥’确实是先帝从这里得到,所以刚才这一掷又让它重新回到来时的地方。”

  刘秋不知道这个二十出头的小姑娘是怎么想出这样一个有些跳跃的念头的,不过好在她现在看上去不再因自己而懊恼,心下便安定许多,至于刚才已经半干的衣服又重新湿透则完全可以略去不计。于是只好一边拧着衣服一边说道:“只要你不再恼人便怎样都好。”

  三小姐马上怼回来道:“谁说过不恼你啦,你以为做了那么大的错事跳了剑池就算过去啦?”

  刘秋听罢也不再说话,把剑又重新别在腰上。孙筠这时也不想在虎丘上再逗留,便转身回家,刘秋生怕再说错什么,只好默默地跟在身后。

  回到别墅,见是小姐回来,门童把门开了引他们进去。孙筠让丫鬟去找间别院带刘秋去住下,又让人给他找身旧衣服换上,算是安顿下来,但接下来的几天就又不见了人影。眼看着满园的春色逐渐褪成绿色,天气也跟着开始热起来。刘秋明白她还在生自己的气,但又不想就这样放弃,蹉跎些日子忽然有人来找,原来是贺循派船前来接他回去。

  吴县的水路四通八达,从城北上船循着城墙向东南用不上一日就返回顾宅。刘秋从湖边下船进到客厅,猛然间发现陆玄回来了,旁边坐着久违的孙筠。一看到刘秋进来,这位江南水军真正的掌门人便亲自迎上前去,用他那古铜色的手臂紧抱住他的肩膀,“经年未见,想不到这次我们在吴地又见面了,你和筠儿的事情我已知之,她发这么大的脾气确实怨不得别人。不过我已经听贺公说过你后面的表现,我也能够体会山阳公的一片苦心,大家毕竟还是一家人,筠儿这边总会过去。”

  还未说完,孙筠这边娇嗔一声,“师父,怎么就这样让他如此轻松过关。”

  陆玄没有理会这个徒弟,而是拉着刘秋坐到自己邻席,又让仆人奉上茗茶,让他喘几口气,才继续道:“你也看到我这个刁蛮徒弟,我和顾公真是又当爹又当妈还要当师父,我和她干爹还真是希望你趁早收了这位大小姐,我们两个半大老人也好省省心,头上的白发还能少点。”

  刘秋被他这样一说,仿佛之前和孙筠的纠葛都只是些小误会,隔了一夜就已经烟消云散,心中自然也高兴许多,忙谦让道:“有陆公这番话晚辈就放心了,之前是我礼数不周惹怒小姐,家父已严厉责罚过我。这次南下就是想向小姐赔罪,只是一直还没得到机会。”

  这时对面的贺循忙说道:“现在我们都在这,你还不趁这个机会向小姐赔罪。”

  陆玄也马上应和道:“就是就是,现在赶快,这个丫头我还不知道她,你要是错过这个机会,她几年后还会记着不肯饶过你。”说着还对着刘秋使了个眼色。

  屋内只剩下孙筠在下首嘟着嘴不肯出声。刘秋这还不明白就是真傻了,马上向孙筠作揖道:“之前行事不周惹恼小姐,前次家父和陆公顾公都已经教训过在下,还望姑娘看在我们多年情分和顾公、陆公几位的情面上原谅我这一次。”

  不看僧面看佛面,有陆玄和贺循的帮腔,孙筠还是不得不点头,不过随即又眨眨眼睛问刘秋道:“上次石崇府上那个乐伎翾风送你的团扇和香囊可还在否?”

  刘秋暗叹当初多亏听老爹的话把那几件惹祸的礼物处理掉了,不然今天又要被这丫头难住,于是欣然答道:“当时家父严厉责备后我悔恨万分,故而已用小姐所赠短剑将那几件东西都毁去,那把章武剑亦被家父收去代为保管。”

  孙筠这才无计可施,又看看对面向她颔首示意的陆玄,不得不说:“可惜脏了那把‘青冥’,不过既然师父和贺公都偏袒你,我就算原谅你吧。”

  陆玄在一旁忙哈哈笑道:“筠儿这样说就是原谅你了,这件事算是过去了。我这次来还一件事,我们又有船被劫了。”

  刘秋早就感觉陆玄这次北来吴郡不会就为解决他和孙筠的事那么简单,果然石崇这个奸商又积蓄起力量南下作恶。不禁扭看向陆玄头说道:“难得石崇又拼凑起人手南下,这次可是真的要去彭蠡泽当水寇么?”

  陆玄摇摇头,“虽然很大可能是他,但还没有确定,另外这次不同的是我们的船是在海上被劫的。”

  对面的孙筠也有些不能相信,北人向来不善舟船,石崇也是当年借着灭吴的便利才积累出几个水上盗寇,但也只是在江河上搞些勾当,自己毕竟好久没去会稽,不想现在连海上都不安全了,于是便问道:“师父,盗贼可是在南去的海路上吗?”

  陆玄看她焦急的样子说道:“还没有你想得那样严重,目前还没有直接威胁到我们南去的航道,是在长江以北去辽东和黄河的海路上。”

  刘秋一直以为陆家孙家北去的商船只走长江和淮水,不想还走徐州、青州外面的大海,于是便问道:“陆公,难道我们还有从海上北去的商船。”

  陆玄知道他对海上的贸易懂得还太少,只好解释道:“从海路北上可以很便利的到达齐鲁之地,更远则可抵达辽东甚至三韩,我们既可以把南海和中原的珊瑚、琉璃、丝绸、瓷器和漆器贩到辽东甚至更远,也可以从那边换回人参和鹿角、貂皮等物。因为海上不必担心被劫和被人看到,所以我们都用大船走海上航道,但也因为海上不像江河那样离岸较近,一旦出事能够生还返回的船员经常寥寥无几,他们通常在附近的海滩上也很难象水面上那样方便地找到人家和过往船只求助,甚至连问路的人都找不到,所以即使有人能找回来也经常要几个月的时间。这次我是最近才知道差不多小半年前一前一后损失掉两条货船,而据回来的船员叙说,对方应该是用的楼船。”

  “楼船,那岂不是用的战船?”孙筠接触水军那么久,自然对此极为敏感。

  一旁好久没开口的贺循也不由得说道:“能出动战船,难道这次出动的是晋军的水军?”

  陆玄捋着胡须道:“回来的人也说看着像是官船,可是他们见面并不打招呼,而是上来就放弩箭,楼船上的床弩一轮下来就刺穿几处船舷,他们见大事不好只好从另一侧船舷跳海逃生,只有一两个人看到货船被拖向海岸。”

  陆玄没有继续下去,显然他这次掌握的情况并不全面。贺循想起开始时陆玄说很大可能是石崇,看来他已有些判断,于是问道:“先生刚说石崇,怎么会想到他呢?”

  陆玄想了想答道:“我也只是根据一些蛛丝马迹才有些粗略的估计,但并不肯定。之前石崇让炼金作法虽然有考验秋儿的成分,但也说明他和王戎对于前面两次水盗受到的打击已经动摇信心,否则也不会轻易交出那柄章武剑,但那之后他们也许会感觉自己受到保佑可以重操旧业,但他们到现在很可能都还没找出对手是谁,抑或都只是遇到当地的盗匪打劫,所以心中并没有底,既然现在邗沟和巢湖两处都不安全,彭泽那里他们又不熟悉,所幸倒不如在海上打劫。”

  “可是既然内河不方便,他们也不至于到难度更大的海上打劫把,甚至还动用官船。”刘秋总觉得石崇能在海上打劫有些不可思议。

  这时贺循似乎想到什么,于是说道:“石崇曾在青州海滨做过官,本就要接触水军,后来被王戎征吴时调去也是在他手下负责水军。石崇做过荆州刺史,王戎做过豫州刺史,这两州都临长江水路手下有战船可用。所以他们动用手里的关系想办法搞出一两艘战船和船上的水兵替他们干点私活并非不可能。”

  陆玄冲着贺循挥了挥手,显然两人想法大致一致,而后又说道:“还有一件事,石崇这次在荆州刺史任上无调回京,已经让人不满,朝中已有大臣弹劾他擅离职守。虽然之前皇帝已准备让他就任大司农,但毕竟旨意还没下达,所以石崇现在已被免官。不过进来顾公传来消息,石崇放着大司农这九卿的高位不取,反而不断走动关系让朝廷任命他为徐州刺史,这就颇值得人玩味了。”

  贺循听着也来了兴趣,望着屋内的人说道:“从长江口北上第一个就要经过徐州的外海,这样还真可能是他,不过邗沟也在徐州境内,石崇的心还真不小。”

  旁边的孙筠似乎更关心细节,“出事海域在那里?”

  “徐州的盐渎”,陆玄说完,大有深意的看了她一眼。

  孙筠马上惊呼道:“那不就是我家祖上任职的地方么?”

  陆玄点点头,然后对刘秋道:“当年武烈皇帝孙坚出仕即是任盐渎丞,孙家其后才逐渐发迹,所以对那里甚为熟悉。”

  “那师父我们什么时候出发?”孙筠显然已经知道这次必然又要出动水军,自然有些兴奋,刚才和刘秋的恩怨也全被抛在脑后。

  陆玄刚才说那么多话显然有些口干,喝下盏茶才继续道:“这次与往日不同,我们对敌人知之甚少,几乎和之前石崇同样盲人瞎马。海面上宽阔,我们很难发现敌船;途经的海岸又如此漫长,我们又不知道他们藏在何处,贸然出击很难达到寻敌歼敌的目的。而且对付楼船我们只能出动战船,一旦遇到朝廷的水军即使全身而退也会让他们产生怀疑。”

  贺循向陆玄抱拳道:“先生但有何打算吩咐下来就是。”

  陆玄显然已有一套初步计划,便对贺循说道:“这次在海上,附近的海岸除了盐渎外离州郡官衙都很远,不易被官府发现,所以这次我打算出动几艘战船应战,以几艘商船作为诱饵在前,一旦发现敌船我们再令后续的战船迅速靠近接敌。”

  “可是我们即使找到他们的战船也要在找到老巢才好斩草除根,而万一这次他们的据点设在水军码头我们总不能直接攻进去吧。”孙筠从未参加过海战,这次又遇到敌情不明,大家都知道真要海上打起来会遇到不少棘手的问题。

  陆玄温和地看着她道:“你问的也正是我马上想要说的,能够往返于徐州外海,只有三个方向的码头还算近便些,一是青州周边港口,但那里离盐渎太远,最近也要六七百里的水路;二是从距离长江口最近的丹徒和建邺出发,但长江两岸要经过两州四郡,要想私自调战船出海很难做到行事诡秘;三就是淮水上的淮阴,那里本就有一处水军码头,从淮水出海到盐渎附近海域最近,而且很方便通过运河调用附近的船只。所以淮阴的可能最大,我想派乌头和八哥两个人先去那边打探下情况,如果情况属实,我再派几艘战船尾随两艘商船北上,到那边时海上的夏季风基本已经停止,货船可以很自然的沿着海岸缓慢北行,让他们来得及去报信来拦截我船。另外,我还会派族弟陆晔在会稽掌管后方船只,派陆玩前去丹徒,把控长江和运河交接处的情势。”说罢又对贺循作揖道,“到时我和秋儿、筠儿皆北去,还请贺公仍旧在此稳定后方。”

  贺循马上还礼,“在下依先生安排就是。”


  https://www.lingdianksw8.com/69838/69838195/696885394.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lingdianksw8.com。零点看书手机版阅读网址:m.lingdianksw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