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洛水东望 > 第二章离乱前奏

第二章离乱前奏


  孙筠和孙川等人在渡口和刘知分别,转入卫水后顺流只用一日就行了几百里水路。孙筠和八哥就近靠岸下船,留下孙川带着两个伙计将船转去北面的漳水接应,便转到陆路北行。两人在用一日便来到邺城南郊。

  虽说离城南还有段路,可两人远远地就望见城外绵延数里的军营,将南门外几乎所有的空地都尽数占去。两人虽早就知道司马颖手握二三十万大军,但亲眼见了这遮天蔽日的旌旗和连绵不断的营盘还是被眼前的场面所震撼。

  两人在城外转了一圈,见入城盘查甚严,没有成都王府发放的通关文书根本无法进入邺城。只好再转到军营大门,向守卫打听大都督陆机所在。那守门的士卒一听是问三军主帅的消息,只把长矛一横,对两人说道:“这平日里想要攀附大都督的没有十数人也有三五人,像尔等这样下贱之人想要见将军的实在太多。去去去,赶紧走,再不走小心我们不客气。”

  孙筠无法,最后还是灵机一动从怀中取出支金银缠丝的镯子递给那兵丁,客气地说道:“这位军爷,我们确实和你家大都督是故交,这只镯子就是凭证,你们可将此物带入营中交予你家将军,他自会前来见我。”

  那军卒虽不识货,但见这首饰施金错银做工别致,也不敢随意处置,只好拿了进去。约摸半柱香的功夫,果然营中有人前来相迎。孙筠定睛看去,只见来人年纪约摸四十左右,肤色白净,颌下一缕长髯,再配一身戎装颇有些儒将风范,正是陆机亲弟陆云。见到孙筠,陆云稍稍一愣,不过还是很快回过神来,一边将镯子递还给孙筠,一边说道:“族嫂居然大老远地跑来军中见大都督,怎么先前连声招呼都不打一声,家侄要是早派人来寻我兄弟二人,大都督怎么说也会派人去接嫂子。”说罢便引着二人朝营中走去。

  孙筠也不答话,只客气地笑笑,然后便收回镯子。离开营门,陆云见四下无人,这才低声对孙筠说道:“筠儿怎么这个时候来了,眼下家兄虽掌军中大权,可那不过是王爷仰慕我们兄弟的名声罢了,因我兄弟都是南人又是文官出身,手下将军多有不平。故此这军中看似是家兄掌权,但筠儿切记要谨言慎行。”

  孙筠略略点了点头,这才低声道:“饶是如此你们也要在此久留么?”

  说话间,三人已到中军大帐,只见帐中帅案后端坐一人,年纪约略比陆云大上几岁,但身形却魁梧许多,虽然面皮没有其弟那么白皙,却又多出几分英姿,只是眉宇间尽皆哀愁之气。这主帅不是旁人,正是城外治军的大都督陆机。

  陆机让孙筠在旁坐下,又让亲兵端上茗粥,另一侧的陆云才说道:“禀大都督,家嫂此次前来,带了些家中的消息,想要前来和您相商呢。”

  陆机见亲弟这样提点,自然心领神会,于是问孙筠道:“既然嫂子赶了这么远的路前来,不知家兄现下可还好些?”

  孙筠也是赶了一天的路程,正口渴着,喝了盏茶才答道:“没想到将军还能惦念故乡的家人,你大哥现下虽然安稳,不过毕竟上了些年纪,平素只在老家偶尔下地做些农活,多些时候也不过就是将养着。所幸一干族人都在身旁,有他们帮忙照料着倒还不打紧。”

  陆机听他这样说便松了口气,只说道:“大哥无事就好,本大都督也就放心了。”

  一旁的陆云这时对孙筠道:“听闻前几年嫂子刚刚生产,又为族里添丁,不知是男是女?”

  孙筠见到底还是陆云对自己多关心些,脸上露出难得的一个微笑,“多谢族弟关心,妾前岁刚刚诞下一胎,不过是个女孩罢了,如今已会叫爹娘了。你大哥每每见到这孩子就想到家中两位弟弟的孩子,想得久了实在熬不过,这才让我跑了这么远来见将军,顺便再见见几个孩子。”

  陆机见孙筠提出这次的来意,忙挥手让帐内侍候的亲兵全部退下,这才又问道:“前面川儿曾来过我这里两次,力劝我兄弟南归。可是如今我和士龙一家老小全在这里,总有几十口人,若再论起家中奴仆,怎也要上百人,怎好说走就走。现在成都王对我兄弟颇为重视,不只先前任我为平原内史之职,如今又力排众议把军中大权交到我的手中,如此恩情怎可说走就走。眼下天下大乱,诸王多骄矜自负,唯有成都王能够如此礼贤下士,不仅能够选才任能,还能优待我们这些南方士族,当今这样的乱世也只有王爷方才能够匡正。我和士龙北来洛阳二十年,好容易才等到这样的机会和此等明主,怎能在这样的时候弃天下苍生于不顾独自南逃。”

  孙筠见还未开口,这新任的大都督已然将所有的理由说了个尽,等于一开始就堵死了自己游说的可能。在座诸人一时无话,陆机多看了和孙筠一道前来的八哥两眼,总算认出这位为陆家服务多年的忠仆,便对他说道:“好多年不见八哥,如今能陪筠儿前来,想来也是家兄的左膀右臂了。远离故土多年,以后还望你能代我们兄弟多多照顾家中大哥。”

  八哥憨憨地笑了两声,拱手对陆机道:“二公子和三公子离开吴地这么多年,大公子一直惦念。小人做些事倒是不算什么,但如果能有机会,还是希望两位公子能够亲自回老家看看。”

  孙筠知道陆机不愿多提南归之事,只好按捺住心思轻声道:“师父只是放心不下几个孩子,两位兄长后面若是顺风顺水的自然就好,可是若有不测,按照先前赵王和齐王的例子两位哥哥就不想着留条后路?就算不为自己打算,两位兄长也该留一男半女在外面以防万一。将来若您前程大好,再把孩子们接回来就是。”

  陆机本以为孙筠也和孙川先前一样劝自己逃走,故而一开始就把话说死,可没想到这三小姐一开口却是直奔孩子而来,这样反倒让他自己一时无法作答。沉吟片刻,还是下首的陆云说道:“如今王爷待我兄弟不薄,此时若送走几个孩子,将来一旦被人发觉岂不是寒了王爷的心。”

  孙筠明白此刻也就是凭借年少时和陆家兄弟建立起来的深厚情谊,才让他们暂时无法发作,否则这话早就谈不下去了。一时无法,孙筠只好说道:“既然大哥这些都不考虑,总不能让妹妹这么远白跑一趟,不如先送我们进城见见两位嫂子和几个孩子,这总不至于让你们为难吧。”

  陆机这边还未答话,帐外忽然奔进一名军士报道:“禀大都督,冠军将军牵秀有事求见。”

  话音刚落,帐外已有一人戎装入内。只见他扫视了一眼孙筠和八哥,冲着陆机简单行了一礼便说道:“末将听闻军营中有女子来访,探查之下才发觉是来了中军大帐。怎么,大都督难道忘了外人不得随意出入军营的军规了吗?”

  陆云为免其兄难堪,忙上前解围道:“冠军将军不要误会,这二人不过就是老家前来探望的亲戚。”

  牵秀看都没看陆云一眼,只对陆机说道:“末将和大都督说话,旁人乱插什么嘴?”说着又朝孙筠和八哥腰间望去,“外人随意出入帅帐不说,一个妇人竟然还携带兵器,这是哪门子的亲戚?大都督既然不愿动手,那末将就不得不代劳以正军规。”说着朝帐外喊道:“来人,将这擅闯军营的貉奴拿下。”言罢,帐外就闯进几名士兵。

  陆机见这些兵士并非自己亲兵,知道是牵秀早已准备好的人手,自然无法看着事态继续恶化,终于还是起身喝道:“住手!本大都督帐内岂容尔等随意放肆!你们难道不清楚这军中到底是谁人做主吗?还不给我全部退下。”

  几个兵丁见主帅发威,都灰溜溜地退到帐外。牵秀虽失去帮手,不过气势上依旧分毫不让,“末将虽然不才,但想来大都督也该知道这城外的大军乃是成都王的军队,由不得旁人胡来。大都督若一味偏袒,可别怪本将军去禀明王爷,到时治您一个怠慢军规的罪责。”

  这样的情形之下,任陆机再好的脾气也容不下别人如此当面奚落,只见他大喝一声“来人”,帐外便冲进来十多名亲兵,随即又吩咐道:“把冠军将军拿下”。

  见几人将牵秀按住,陆机的心情方才算好转,这才缓缓说道:“本大都督既受王爷托付,自当效命治军。我若有什么问题,会当面向王爷请罪。可是冠军将军不仅擅闯中军大帐,还出言不逊当面顶撞,甚至还带兵在帐内行凶。难道本大都督不在了,需要你来代行权柄?我只怕你承受不了这份辛苦!牵将军今日所犯论罪当诛,念在你在军中多年又是初犯,故而今日小惩大诫,就罚你二十军棍下去思过吧。”

  几个亲兵正要推牵秀下去,不想又有一人闯到帐内。只见他先是按住几名想要拖走牵秀的兵士,然后才对陆机深施一礼,这才说道:“下官北中郎将王粹,愿为冠军将军说几句公道话。”

  陆机心想,这厮都说要替牵秀说话,何来公道可言。可是王粹毕竟出身弘农王氏这样的大族,又是已故大将军王濬的孙子。这让陆机不得不暂时克制,对王粹说道:“王将军请讲。”

  王粹见陆机有些退让,脸上自然得意起来,便又向前多走几步,“末将听闻牵将军不过是对军中枉法之事仗义直言,怎么就能因此获罪?若今后此风渐长,谁还敢向大都督进言?”

  陆机早知道他踩着点赶到必定也会和牵秀一样颠倒黑白,且他自恃出身大族当然不会把自己放在眼里,于是也就不再和他理论,只淡淡说道:“北中郎将如果对本大都督的军令有异议,可同冠军将军一道去找王爷理论。不过眼下既然是本将军带兵,诸位只能依令行事。今日之事到此为止,如果再有人言,便同牵秀一道拉出去责打二十军棍。”说完,便拂袖让兵士拖牵秀下去。

  王粹见陆机已然发怒,也不好再继续硬顶,只好悻悻离去。

  孙筠见自己初入军中就惹来这样一场风波,不由心生歉意,见旁人都已离去,方才对陆机道:“想不到才着一会儿工夫就给二哥惹来这么多麻烦,小妹先对您说声抱歉。”

  一直没有吭声的陆云见兄长仍旧余怒未消,只好在一旁对孙筠解释道:“筠妹初来乍到自然不知道这里形势的险峻,其中的道理方才来时我已说得清楚,要不是兄长还对朝廷和王爷抱有一颗赤诚之心,怎还会在这里受这许多闲气。”

  孙筠也知不可继续待在军中徒生是非,和八哥对望一眼后便说道:“既然如此,还请二哥派人带我出营见见城中家人,也好了却一番心愿,总不至于白跑一趟。”

  陆机无法,只好对陆云说道:“眼下军中我还无法走开,那就劳烦士龙带她们进城去见见内人和几个孩子。”

  陆云见兄长如此说,也就带着二人往外走去。刚走出大帐不远,只见一众兵士推着一身是血的牵秀迎面走来。牵秀虽疼得说不出话来,但还是不住地盯着孙筠和八哥,直到二人从视线中消失。

  陆云领着她们来到营后,眼前忽然现出几百面鼓来。孙筠不明就里,只好低声问道:“军中是该有军鼓不假,可二哥囤了这么多军鼓要来做什么?”

  陆云还以为孙筠有了什么了不得的发现,等到听清了她的话后只是泰然道:“几年不见,筠妹怎么连这种小事都大惊小怪。‘鼓钟将将,淮水汤汤。’王爷已定下不日将由二哥率军西征,几十万人行军自然要以军鼓晓谕各地,如此才有王师风范。”

  孙筠见陆云如此漫不经心的的解释不由暗自心。兵者诡道,二十万大军出师怎可如此堂堂行事。更何况出自《诗经》的这首《小雅˙鼓钟》后面一句就是“忧心且伤”,这个时候陆云引用这样的句子实属不祥。可是眼下实在无法再劝说这对兄弟,孙筠只好默然不语,静静地跟在陆云身后出了军营的后门。

  司马颖的大军驻扎城外,为方便营中将校出入邺城,便在营后就近开了后门,孙筠和八哥这次随陆云来到城门自然比先前要便利许多。几人来到城门,守卫见是陆云自然闪出道路。大家正要继续前行,不想城门洞里却闪出一名小校,来到陆云面前施礼道:“想不到居然是难得一见的陆将军进城,下官这厢有礼了。”

  孙筠见面前居然是一个全身戎装的胡人,不仅胡子连着鬓角,脑后还有大把扎着的辫子,这人不仅面容粗犷,就是人也比常人高出半个头去。孙筠正暗自纳闷为何司马颖会用一个胡人把守城门时,前面的陆云已说道:“石大人免礼,本将军不过是带两个亲眷进城去与家中妻儿相会,到家中坐坐就回营中了。”

  那石大人听罢,忙又拱手道:“想不到将军如此勤勉,偶尔才进城一次,旋即又要回去操持军务。将军回营时还请帮下官给大都督带声好。”

  陆云只回道:“那是自然。”

  石大人脸上露出一丝满意的笑容,这才朝身后大声喝道:“来人,给陆将军闪出一条路来,让他和家人进城!”

  这一声喊果然有效,守门的兵卒马上齐刷刷地分列两旁让出条路来。孙筠和八哥就这样在众目睽睽之下随着陆云进了城。路上孙筠本想问问这古怪的城门守卫是什么来头,可是陆云一路上一直默不作声。直到过了一处府邸后,陆云才对她说道:“筠妹你刚才在王府门前一直不停地问我,吓得我汗都冒处来了。”

  孙筠回头望了望身后几乎要消失的宅邸,有些不屑地说道:“堂堂成都王府居然跑到了邺城,不知道原来的陈留王府现在何处呢。”

  陆云吓得忙捂住孙筠的嘴巴,这才压低声音道:“筠儿你都是当娘的人了,如今怎么还这样口无遮拦。”

  孙筠从来没被人这样无理地对待过,一扭身就从陆云手中抽出来,而后一声不吭,只气急败坏地瞪着这位三哥。陆云生怕这位三小姐再惹出什么乱子,忙又拉起她急急地向前走去,可没走几步又被孙筠挣开手臂,虽然这次没有像方才那样立在原地不动,但陆云走在前面也听得见孙筠在身后气急败坏喘着粗气的声音。所幸陆家府邸离王府还不算远,没走出多远孙筠就被拉进一扇大门。

  到了内室,陆云命人奉上茶粥,又让妻子贺氏找来嫂子顾氏和几个孩子。陆机长子陆蔚已近弱冠之年,次子陆夏虽还年幼几岁,但和乃兄一般都已显露出当年陆家兄弟北上洛阳时那般勃发英姿。陆云膝下两个女儿虽然要小一些,但也都过了及笄的年纪。孙筠问可否许了什么人家,陆机这边却只答眼下时局不好,不如再等等看。

  待到几个孩子退出内室,陆云又让人换上茶来,只留了两家的夫人相商。此时孙筠方才的火气已经全消,可是仍旧不愿理睬陆云,只问两位夫人对几个孩子有什么打算。贺氏这边始终推托相让,到底还是陆机夫人顾氏先开口道:“蔚儿和夏儿眼看着都快成人,他爹正想着先让老大来年跟在身旁在军中听用,至于老二还要再晚两三年再说。这几年年景不大好,虽说他爹也可托人举荐,可是毕竟要去洛阳才好办事,故此也只好先放一放。眼下两个孩子每日只在家练习些剑法,多看些兵书,以后便好辅佐他父亲。”

  贺氏见妯娌这边开口,便也说道:“我家不比兄长家里,只有两个年纪渐长的女儿,这两年只要能寻得两个好人家就是了。”

  孙筠见三嫂如此说,不觉有些奇怪,“如今两位兄长都居于邺城,和王爷还有他下面的幕僚比邻而居,这些人中不乏文臣武将,怎么孩子都这么大了还找不到一个合适的人家?”

  贺氏闻听立时语塞,到底还是陆云从旁解围,“筠妹有所不知,我与二哥投靠王爷尚不足两年,与他手下的臣属还不十分熟悉。现在大家又都滞留邺城,孩子们的终身大事也就耽搁了下来。”

  孙筠见陆云如此作答,刚刚平息的火气又生出了几分,“今日我和八哥在军中当面都见识了王爷的臣僚是如何蔑视你们兄弟的,两个孩子找不到婆家的缘故不言自明,三哥难道还要对此一直回避下去吗?”

  陆云显然被说中了一直不愿面对的心事,但面对夫人和嫂子,他仍旧不得不强行挽回些颜面,“王爷掾属江统、蔡克等人一直都与我家亲善,两家早已有意缔结婚约,家中小女并非难以嫁人。”

  孙筠见陆云又要气急败坏,也只好缓和些口气说道:“江、蔡二人不过是两个久不得志的小官,先前在太子和齐王手下都作过,后来太子与齐王先后故去这才投到成都王门下。今日军中的情形想来两位兄长看的清楚,明明就是王粹仗着身后有弘农王家撑腰唆使牵秀给二哥难堪,虽然被打了二十军棍,只怕现在真如二哥所说的那样在王府中告状呢。”

  两位夫人被孙筠这样一说登时面露惊惧之色,贺氏扯着陆云便问道:“难不成今天王家人又在军中闹事了?”

  陆云没有回答妻子,而是脸上露出些扭曲的痛苦表情,有些埋怨地对孙筠道:“方才筠妹还说小女婚配之事,怎么扯着扯着就扯到军中的事情上去。大哥让你们大老远来难道就为了看这些不愉快吗?”

  孙筠知他不愿被揭这些老底,但还是说道:“妾与师父和两位夫人都来自江南。洛阳和邺城虽好,到底不如家乡的风土来得亲切。前两年张翰因思念家乡吴郡的莼菜羹和鲈鱼等物辞谢齐王南归避乱,不知三哥是否有过同样的莼鲈之思呢。”

  陆云到底还是按捺不住愤恨之情,把茶盏往案上一敦,疾声道:“方才在中军帐内二哥就说过我们兄弟断然不会再回江南,筠妹何必在耳边唠叨个不停。二哥家的两个儿子自不必再问,我家的两个女儿你与内人商量就可,不必再来问我。”说着便起身离席,又对顾氏道:“小弟这边还要趁天黑前出城回到营中辅助二哥,就此别过,还望嫂嫂见谅。”

  贺氏见他急着要走,忙跑到门外让家人把准备好的胡麻饼给他带上,好回去和陆机分食。一家人就此不欢而散,孙筠也只好和八哥到后院找房各自休息。

  自从那日之后陆家兄弟就数日不再归家,虽然孙筠也知道他们平日常都在军中度过,可是与刘知约定的日子眼看着越来越近,每每想到此处便坐卧不宁。虽然在陆家只过了三日,但在孙筠看来则好似过了三年一般。她也曾找八哥商量过应对之策,可是两人想了许久都没找出什么法子。孙筠也问过两位嫂子,然而她们自从前次那场不愉快的会面后,除了和这位三小姐客套两句外就再没什么话讲。

  到了第五日,孙筠实在忍耐不住,就拖了八哥离开陆家往南门而来,想要再去军营面见陆机兄弟。不料二人到了南门才发现原来邺城居然连出城都要凭借腰牌,而且城内的城门守卫清一色的都是胡人,都只认腰牌不认人。孙筠本想去找先前那个姓石的胡人,可是几个大胡子的兵士根本不听她述说,连一句话都没说完就把她赶了回来。孙筠心下不甘,又和八哥转到不远处另一座城门,可是仍旧被守门的胡人士兵赶了回去。两人一时没了主意,只好呆立在这陌生的北方街市中看着身边的来往不绝熙熙攘攘的人群。

  折腾了半天,孙筠觉得有些饿了,一抬眼瞧见街边一处卖五味脯的铺子,就跑过去买了两包。正想着分给八哥一包,一转身却不见了人。四下张望了好一会,这才发现他正在不远处的一座桥上向她招手。孙筠忙跑过去递了包肉干给他,方才问道:“这一转身怎么都跑到这儿来了?”

  八哥拆开看是五味脯,也才发觉自己饿了,这才一边吃着一边答道:“北方不比家乡,在邺城这些日子难得看见桥和流水,这才跑过来贪看了一会儿。”

  孙筠看看脚下,只见一道水流从桥下流过,这水尚还算清,能看出没不到小腿,只是两岸原来的堤坝已经年无人修复,显得破烂不堪,于是叹气道:“听闻这邺城当初也是曹操一手兴建,到曹丕称帝时已是魏国五都之一,几与洛阳比肩。就连这城内之水也是他引了漳水流入王宫和坊间,没想到如今竟没落如此。”

  八哥顺着流水来处望去,感觉一直朝西门延伸过去,再看流水去处,仿佛一直伸至南城之外,不由得说道:“看来这条引自漳水的水流南出可直达军营,城外几十万的大军怕是也靠这里面取的水来供给。”

  被他这样一说,孙筠似乎想到了什么,忙拉着八哥沿着水渠一路奔城西而来。可是到了城墙附近才发现进城的水道不仅修葺完好,旁边还有一小队士兵把守,让孙筠不由得叹气。八哥看着清浅的水浜,忍不住问孙筠道:“小姐总不是想从水路出城吧,这水渠不仅是城内少有的风景,也是一城水源,司马颖再不济也不至于疏忽如此。”

  可是孙筠依旧不想放弃,思索了片刻便对八哥说道:“刚才不是说皇宫里还有一处引自漳水的水渠吗,我们去看看再说。”

  八哥听她要去从前曹操的王宫,心下不免有些紧张,可是又不好直接出言阻拦,就找了个借口说道:“我说小姐,刚才吃了那么多肉脯,现在正口渴得厉害,不如我先喝几口水休息一下再走。”

  可是孙筠怎肯理他,只拉上他便走,行了没几步就从旁边一处酒铺买了两壶酒塞给他道:“邺城的杜康虽然没有洛阳的那样闻名,不过这里到底曾是热爱杜康的曹操的王都。邺城的杜康总还算不错,这两壶够你解渴了。”说罢就拉着八哥继续朝北城而去。

  邺城的王宫建在北城,原本是曹操称魏王时所建,到了曹操晚年,又在城西北处扩建铜雀园,其中建铜雀台等数座高台以歌舞相娱。为了王宫饮水便利,故而从离城外漳水最近的铜雀台附近引入河水直抵王宫。其后曹丕虽在洛阳称帝,但邺城作为魏国五都一直还算兴盛。直到司马炎以晋代魏后,末帝曹奂又被贬回曹操起家的邺城作了陈留王。为以低调形象示人保命,曹奂只保留了原本魏王宫很小的一部分辟作陈留王府,原来王宫大部和铜雀台却都荒废不用。虽然现下司马颖又启用了很多旧时宫殿,不过昔日的魏宫已数十年无人修缮维护,早就破败不堪,其间甚至常能见到野狗出入。

  孙筠和八哥于是又从西门向北行去,走不了几里就望见不远处一大片园林,虽然其中树木苍苍,但从路旁毁坏的墙壁缺口依稀能看见里面丛生的杂草。走近些再向里望去,遥遥可见北城附近的几处高台,想来大名鼎鼎的铜雀台就在那里了。路到这里,除了翻墙就再无法北行,二人只好折向东去。眼见着陆家宅邸就在眼前,初来城中时经过的王府大门也在远处隐约可见,道路北侧却现出一条路来。两人顺路向北望去,只见这路直通北面城下。他们又试探着向北走了段路,赫然发现一座小桥,桥下的流水正是从西北流向东面的王府方向。孙筠探身向桥下望去,只见下面青绿的水渠望不见底,不由心中暗喜,这才扯着八哥返回陆家宅邸。

  到了半夜,两人换上夜行紧身衣靠从陆家翻墙出来,避过一队巡夜的士兵后方才悄悄蹑踪到白天北城的那座桥旁。两人虽都水性极好,不过现在毕竟已是深秋,没有特别必要还不想一上来就从水中潜行。两人朝桥的附近张望了一阵,发现桥北面路的两侧各有一道侧门,想来是原来从王宫通向铜雀台的便门。孙筠和八哥简单商量了下,就从路西侧找了处破墙翻入铜雀园中,顺着侧门后的小路朝铜雀台而来。

  两人猜得果然不错,不仅铜雀园中的小径向西北伸向铜雀台,就连那条水渠也在旁边指向那几座高台。两人于是顺着小径往前摸去。

  高台上亮着灯光,上面传来的歌声已渐渐可闻,只听见上面唱到“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夙昔梦见之。梦见在我旁,忽觉在他乡。他乡各异县,展转不相见。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

  孙筠听得有些入神,忽然被身旁的八哥拉了一把,这才发现不远出高台之外有大批士兵站岗,要不是刚才自己被及时拽住,此刻就要冲出树丛了。两人于是向一旁的水渠转去。到了岸边,借着月光和远处高台上的火光,二人隐隐可以看出这水直通不远处的城墙之下。漳水入城处的水栅被火光照得通亮,显然是有军兵把守。孙筠于是大喜,和八哥一先一后下到水中,而后悄无声息地向城墙游去。到了城墙之下,两人贴着堤岸悄悄探出头来,隐约可以听见几十步开外处如雷的鼾声。两人这才放下心来,小心地将木栅掀开一处缺口这才从水中游出城去。

  二人顺着水道游入漳水后方才放下心来,顺着河水向下游漂了一里多的水路,这才在一处厚密的荻草后面找到一艘小船。两人翻上船来,果然在里面找到了早已等候多日的孙川和两个伙计。

  二人虽被冻得有些冰冷,可是一会还要原路返回,也就顾不上那许多。孙筠把城内和军营里的情况简单和孙川交待了一下,船上的三人也不觉发起愁来。可是眼下到底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几人只好决定如果三日后城内再无消息,到时孙川就派一个伙计赶去黄河岸边通知刘知再多等几日。八哥想到这船里水栅还是远了些,就让孙川把船划得再近些,这才和孙筠两人再次原路返回。

  


  https://www.lingdianksw8.com/69838/69838195/691863227.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lingdianksw8.com。零点看书手机版阅读网址:m.lingdianksw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