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洛水东望 > 第十章病中邂逅

第十章病中邂逅


  不知道过了多久,刘秋终于醒了过来,他努力地微微睁开双眼,只见自己躺在一个房间内,扭头再一看,旁边一个妇人趴在床头。那妇人显然是觉察到了床上轻微的挪动,便起身过来查看,见到刘秋已经苏醒,忙不叠地嚷起来,“公子醒了!公子醒了!”

  不一时屋外又跑来一男一女两人,这男的大概是个郎中,用手号了号刘秋的脉搏,又摸了摸他胸前便点点头说:“可算醒过来了,看来这个方子确实起到了效果。”

  说完那刚进来的女子就投了块热手帕放在刘秋头上,刘秋迷迷糊糊地看她两眼,觉得非常脸熟,只是一时想不起来在哪见过,本想着说点什么,可是突然之间感到浑身剧痛,整个人都快抽搐起来,接着又咳了两声。刘秋虽然神志尚不十分清醒,但凭他自幼跟随师父多年行医经验也知道自己好像哪里的骨头断了,而且还伴有很严重的内伤。郎中忙从身边接过小半碗药来,那妇人便转过身来扶起头帮他把药送入服下,刘秋只觉得一阵昏沉便又睡了过去。

  不知又过了多久,刘秋又醒了过来,不过这次却是疼醒的,他能真切的感受到身上各处的剧痛。那个感觉熟悉的女子看见他醒来就把他扶了起来喂了一口水。刘秋借机仔细打量着这个女子,她大概十六七岁,正该是普通人家女儿出嫁的年纪,皮肤略为黝黑,泛出年青人特有的红晕,不知为何头发明显剪短过,只长及耳后,顶上用一个拈了花的发箍简单的把头发束在脑后,一双秀眸灵动而清澈。

  女子用手帕擦拭着刘秋额头上不断渗出的汗珠,嘴角露出浅浅的微笑。刘秋终是无论怎样也想不出这人倒底在哪见过,只好暂时放弃,打量起自己所在的这间屋子。看着一旁桌案上的陈设和窗棱,刘秋猛然惊觉这是之前自己在江南顾家住过的别院,不觉得后背渗出阵阵冷汗。自己怎么会跑到这里来呢,身上的伤又是怎么回事?他想问问一旁的女子,可实在没有力气说话,也许是刚才惊惧消耗了些气力的原因,过了一会又觉得身上疲累便又睡了过去。

  就这样醒醒睡睡、睡睡醒醒地过了许多日子,身边也总是这三人照料,虽然偶尔也能在沉睡时隐隐听到其他人的声音,不过终未得见,平时最多的反倒是朦胧中窗外的鸟叫虫鸣声。渐渐地,天热了起来,开始能听到蝉鸣的声音,床上也换上了薄被。刘秋已能开口说话,不过常被郎中和妇人止住,让他少说以节省体力。这日趁着只有那女子在时,刘秋便小声问道:“这位小姐,不知当如何称呼?”

  只见那女子嘴角一撇,“哼”了一声,然后却忍不住噗呲笑出了声。刘秋大感纳闷,但也问无可问。这时那妇人正好进屋,便对那女子道:“云儿,如今天气好了,你便拿几个枕头帮公子垫起来,让他能坐着。长久躺着气血总归不会通畅,现下他既已好了许多,平时便让他多坐着。”

  “云儿,云儿!你是云儿!”

  刘秋瞪大了眼睛忍不住叫了起来,无法相信眼前这个大姑娘竟是数年前湖里的那个野孩子,怪不得自己一直觉得眼熟就是无法想起来是谁,当年一直以为她是个小男孩呢。

  云儿有些嗔怒地跺脚说:“江嫂,你怎么能随便让他知道我的名字呢。”

  江嫂笑着摇了摇手说:“好好好,我一时忘记了,不该在公子面前提你名字。不过你一女儿家,都到了出嫁的年纪,总不能天天侍候着,最后人家连个名字都不知道吧。”

  云儿的脸腾地红了,一转身跑了出去。只剩下江嫂抱了几只枕头帮他垫在身后。刘秋于是便问道:“敢问这位大姐该如何称呼?”

  江嫂手上并没有停,一边扶起刘秋帮他靠在后面的枕头上,然后帮他把被子盖好,一边说道:“妾身江氏,公子叫我江嫂就好。每日里为公子诊病的大夫便是良人乔大。”

  刘秋于是又问道:“那,刚才那个云儿怎么会在这里呢?”

  江嫂有些疑惑,停下手里的活计,捋了捋头发问道:“你先前认识云儿?她本来就是顾家的人啊,公子之前不是在顾家遇到她的?”

  “什么!”刘秋脱口而出道,连身子也稍稍向前倾了些。天哪,云儿竟是顾家人!

  江嫂倒了碗水让刘秋喝下,缓了缓他的情绪,然后才说道:“云儿本来就是顾家的人,所以我才说她一个待嫁的小姐整天侍候你一公子以后还怎么嫁人。至于其他嘛,他们顾家别说在吴县,就是在吴郡、在扬州那也是一等一的大族,也不是我们普通人家能讲得的。”

  刘秋知道应该问不出云儿更多的消息,于是又问起自己的来历,“那江嫂能不能告诉我是怎么躺在这里的?”

  江嫂答道:“我家乔大本是吴县城中的大夫,顾家找我们来时你已经躺在这儿了,听云儿说是她找人把你从江边找回来的,其他我便不知了。我想大概是你在江水中被激流裹挟着撞上过礁石,所以才断了两根肋骨,又呛了些水进了肺里面后来大概又泡在水中太久受了寒气,所以来时整个人都是冰凉的但头上却发着好厉害的高烧。我们都以为你挺不下来,不过熬了这些个月竟然还能活过来。”

  听她这样一说,刘秋若有所思,大致猜到自己发生了什么。大约是那晚被几个水盗乘着自己酒醉把自己扔到了长江里,然后在江中随着流水撞上过礁石或其他什么东西导致自己骨折,最后大概是被冲到江边才被救起。不过从建邺那一带到长江口几百里的距离,顾家是怎样找到自己的,真的只是巧合吗?想了想感觉还是太多疑问无法解释,要是王敦和诸葛京在或许能问到些答案。想到这,就问江嫂道:“请问江嫂有没有看见另一个公子,他叫王敦,或者说乔大夫有没有和我几乎同时收治了其他落在江里的病人,他和我一起的。”

  江嫂拿起他脑门上敷着的手帕,在热水盆中投了投说道:“我们夫妻两个就收了你一个,已经让我们忙了这许久,一直都没做别的,也没听说过你说的那个什么公子。”

  刘秋心中一震,眉头一紧,难不成王敦和诸葛京死在江里了?毕竟像他这样醉着酒被扔在江里多数人都活不下来。看来江氏夫妻不大可能知道王敦下落,于是只好又问道:“敢问我在这里有多久了?”

  江嫂把投好的手帕叠了叠又放回在他头上,然后才说道:“我们刚来这里看到你时正是隆冬,还没过年呢,现在都要盛夏了,你听,外面的知了都开始叫了,这总归要有半年了吧。要不说你命大,头三四个月天天高烧昏迷不醒,春天都快过了方才苏醒过来。”

  刘秋点了点头,心想应该是自己掉到江里后没多久就被救到这里,自己之前和王敦喝酒时,王敦还说过要回洛阳过年,从年前到现在可不已经有半年了么,便抱拳谢道:“多谢大姐这些个月来照料才救得在下性命。”

  江嫂这边却道:“要谢你得先谢顾家小姐,我听说是她带人找到的你又把你背回来的,然后又和我们夫妻两人侍候了你这么些个月,白天晚上的没少替你受累。然后要谢你得谢人家顾公,花了几倍的价钱把我们请了来,县里的诊室都只能让徒弟们照看,这半年基本就给你一人诊治,要是普通人家怕是你这条命就算能从江里捡回来也早没了。”

  正说着,忽然门外飘来一阵浓郁的饭食香气,云儿端着一个瓦罐走了进来,后面跟着一个婢女手里提着一只食盒。江氏于是笑道:“怎么小姐刚才一害臊便跑到后面亲自下厨了?”

  云儿这边却气乎乎地说道:“哼,本小姐闲来无事就烧了点吃的,想着这边有人正需要这才拿过来。”

  江氏笑道:“好了,看着都已经过了晌午,我这就去吃饭,公子就交予你照顾。”

  说罢便知趣地让婢女把食盒放下,两人一道转出房门。云儿打开瓦罐,屋内瞬间溢满了一室鸡肉的香气。刘秋这半年来病得严重,一直除了汤药就是被喂各种粥汤,今日方才能坐起来吃点正经餐食,一闻到香气肚子里马上就跟着叫了起来。

  云儿从里面撕下一块鸡翅递给他,说道:“我前日问过乔大夫,你气血亏虚,要多用些补品,我以前常用瓦罐焖了鸡来吃,这次除了生姜又额外加了些党参,你吃吃看。”

  刘秋尝了尝,确实比自己以前吃过的鸡都要好吃很多,于是觉得奇怪,就问道:“你是怎么能把鸡烧得这么好吃的?”

  云儿说道:“除了生姜、党参,我在里面还加了些白芷,不光能去除腥气,还能使鸡肉有些不一般的香气,又能祛湿、驱风、消肿、止痛,正适合你现在的情况。”

  说完,打开食盒,里面原来是一小盆米粥和一个空碗,便盛了一碗粥搁在刘秋身旁。刘秋想,大概以前在湖中岛上她也常这样烧来自己吃吧。刘秋让她自己也吃一点,云儿只是笑着摇头,说已经吃过了,依旧撕了鸡肉送到他手上。刘秋这二十几岁的大小伙子已经半年左右没像样吃过东西,这次体力有些恢复胃口也好许多,没一会就吃光了一整只鸡和一小盆粥,只剩下罐底切成一片片的药材。云儿递了条手帕给刘秋擦干净手。刘秋边擦着手边说道:“你以前也常这么烧的吧?”

  屋内的气氛瞬间就凝固下来,云儿从袖子里又摸出条手帕,低头默默地擦了擦手,回了句“是”。

  刘秋也不知道再继续说些什么好,只得悠悠地说:“我也一时无法想象长年在小岛上独自生存的野孩子怎么就成了顾家小姐。”

  云儿没有说话,刘秋也没再问下去,两人就这样默默地僵持着。过了一会儿只听门外一个男人咳嗽了一声,刘秋循声望去,竟是顾荣来了。一旁的云儿起身叫了声爹,刘秋虽然已经知道她是顾家小姐,不过看着她管顾荣叫爹还是有种奇怪的感觉。顾荣缓步走来,对刘秋施了一礼道:“我刚才听江氏说你已经能坐起来,也能说话了,故此才过来看看。刘公子别来无恙?”

  刘秋差点被这套假正经给气笑了,不过毕竟顾荣几乎和他父亲一样大,只好也拱手还礼道:“别来无恙。多谢顾公的救命之恩和这半年来的照顾。在下不便行礼,还请谅解。”

  顾荣坐在床边,对刘秋说道:“要说救命,公子这条命却是驸马救的,我们只是找医生诊治罢了。”

  “什么!王敦还活着!?”刘秋一听到王敦的消息顿时失声道。

  顾荣于是答道:“那是年前的一个夜里,突然有州里的差役来到府上代扬州牧来传命。王家货船在丹徒上游不远处被匪徒所劫,驸马就近找到州牧府衙,说是自己和公子一同被扔到江中,只是自己天亮后在岸上醒来时却不见了公子的踪迹。于是州牧大人差人一方面寻找失踪货船,一方面沿江搜索公子下落。长江向东出了丹徒便到毗陵和吴二郡,因为我家在郡里有些声望,州牧便让我们协助查找。我家上下属云儿水性最好,不仅对郡里沿江水路颇为熟知,对沿途较大的船东和渔户也非常了解,故此便让她带了些家仆沿着江边寻找。幸好我们顾家在这一带都有些名望,便也发动下面一并寻找,最后在沪渎附近打探到一户渔家在海边沙滩上发现了你并接回家中,只是你当时已病得厉害,并不是渔家所能救治的,才由云儿带了一艘船把你接回来诊治。”

  刘秋暗思自己获救也算经历一番波折,当然更多的则是运气,不过王敦是怎样找去州牧府衙的呢?于是问道:“顾公可知驸马是如何得救的?”

  顾荣捻着胡须说道:“当时差役说驸马自己醒来时躺在一片沙洲之上,后来找到附近的渔民问打探清楚后才就近搭船去的州牧府上。前段时间驸马曾派人来府上带话说他已返回洛阳,现在正在南下来吴路上,几天后便到。不久驸马便要大婚,他是要趁婚礼前的这点时间来看过你才算放心。”

  看来王敦不光活着,应该也没受到伤害,“那先生是否知道另一个与我们一同随行的叫诸葛京的现在怎样了?”

  顾荣摇了摇头,“这个人倒并未听说。”

  剩下再要担心的应该是那两船价值连城的货物了,不过既然顾荣方才一直都没提到被盗的货船,想来也不必问了。刘秋又看看一旁的云儿,有点犹豫要不要当着顾荣的面问问为何之前一直要把女儿扔在荒岛上不管,想想和顾荣虽然认识一段时间又不是很熟,而且因为南海贸易的事情王敦曾和顾荣多少有些不欢而散,自己虽然并没有直接参与但总觉得顾家的戒备心总还在。云儿独自生活在岛上或者有什么不为人之的隐情,自己若直接去问不知会不会惹来不快。

  这边刘秋正在踌躇着,顾荣则在一旁发现了刘秋看云儿时闪烁的眼神,大概猜出他所想,于是说道:“我听云儿提起过曾在湖上的小岛遇到过公子,公子可能会对此疑惑。其实不过是小女与常人不同,自幼便喜欢在水中嬉戏,甚至到了连家都不肯回的地步,即使将她关在房内她自己也会想办法逃到湖中,完全不像寻常大家闺秀。不过如果把打渔或是行舟这些事情交给她做倒都能办得妥妥当当,但普通女儿家的针线女红云儿别说会就是连摸都没摸过,倒是和周边几十里内的船东和伙计们都打得火热。人家姑娘养在家中都白白净净的,她却是整天在水上吹风把自己吹得黑黢黢的,而且为了下水方便从来不留头发,顾家的大族风范在她这荡然无存,所以我们才从不向外人提起她。这次州府让我找你我才第一时间派云儿带人去,这种活没人比她更合适。”

  顾荣这番解释下来让刘秋重新认识了身旁这个曾经的野小子,不过反过来又多少有些困惑为何顾荣这种高门大家能生出这样的女儿。但还是向云儿施了一礼道:“多谢小姐这次救命之恩。”

  一旁半晌没说话的云儿这时才开口道:“上次公子在湖中救过我一次,这次我们便两相抵过,互不相欠。”

  说罢便把碗盆等物往食盒中一塞,提着就走出门去。刘秋不想这姑娘还是当年岛上那个野小子的作派,只能愣在那里看着她离开。更想不到的是顾荣这时亦抱拳道:“公子今日刚刚能坐能讲,这半天下来讲话一直没停过,想必也累了,先就此别过,待来日与公子再叙。”说罢便告辞离去。

  刘秋暗想父女俩这说做便做说走便走的脾气倒真有几分相像。不过正如顾荣所说,床上躺了半年,偶尔坐着说半天话确实有些疲累,于是把身后垫高的几个枕头都抽出来扔到床侧,合上被子又昏昏睡去。

  之后几日,刘秋的体力渐渐恢复,便时常坐在床上与江氏聊天,又过了两天,更是每天白天都要让人扶到院中坐在亭下。云儿依旧常常来看他,经常会焖些猪肉、鸡肉或者烧了鱼汤带给他吃,但不知什么原因却难得与他再说上两句话了。

  这样十日之后,王敦却如约而来。他被顾荣引着前来,刚好撞上闲坐晒太阳的刘秋。半年不见,这新驸马反倒比之前显得更为贵气。平日只见他都别一根玉簪,这次却戴了一顶小冠,冠以玳瑁为底,上面嵌了块羊脂白玉,中插一根金簪,身上着一袭蜀锦织就的大红衫袍,腰间悬一块湖蓝色的琉璃佩,看上去再非夕日跟在王戎、王衍身后亦步亦趋的那个阿黑,而是新任驸马督尉王处仲了。

  王敦忙上前几步,半跪在面前,紧拉住刘秋的手有些激动地说道:“承露,许久别离,不想你我兄弟还能在此相见。”

  说罢,眼中竟涌出些许泪花。刘秋抬头看了看王敦,这么些日子不见,这阿黑的脸上棱角比以前越发突出,眉宇越发粗犷,确实更像皇帝的新驸马了。而后便说道:“我亦想念处仲,多亏你及时求助州牧和顾公四处寻找,不然我们还真难得再有今日相见呢。”

  虽然这半月以来刘秋恢复得很快,但他对王敦来说已经不是半年前那个有说有笑御鹤而行沾了些仙气的刘秋,而是一个苍老许多的病人。这样巨大的变化,让王敦不由低头啜泣起来。刘秋忙拉起他,用袖子帮着擦去眼泪,缓缓说道:“公子如今已是陛下眼中的红人,之后尚有远大前程,怎能为我便如此哭泣?何况你看,我这不是已经好多了么,能走能坐能吃,再过些日子说不定还可与你同回洛阳参加你的婚礼呢。”

  王敦于是哽咽着说道:“那兄长你一定要快些好起来方能不错过我的大婚。”

  这时只听王敦身后一人冲着刘秋喊道:“公子、公子!我可看到你了!”

  刘秋抬头一看,竟是刘玫,忙说:“没想到叔叔竟然也一同前来。”

  刘玫走上前来,用手抚摸刘秋后背,上下打量了一番,略带哭腔道:“公子受苦了,幸好驸马差人带信,老爷才得知你出了意外,这才让我搭了驸马的船前来看你。”

  刘秋拉着族叔的手说道:“我虽遇意外,不过幸得顾公搭救又派人诊治才算保住一条性命。”

  顾荣忙在后面答道:“刘公子不必客气,你是我府上贵客,能留公子在府上乃是我合府幸事。”

  刘玫又道:“老爷闻知公子出事,已数日不得安寝,今日得见,我总算可以回去向山阳公复命了。”

  王敦扶着一旁的石板准备弯腰起身,刘秋忽然想起诸葛京来,便问道:“处仲可知东宫舍人是否无恙?”

  王敦起身坐在一旁答道:“我醒来时行宗也躺在不远的沙滩上,我们俩都无大碍,后来他便回京向太子报信了。”

  刘秋听罢心才算放下,不料王敦又说道:“除了我们三个,两船货物和船工都不见了,想来凶多吉少,这一趟想必太子妃要损失一笔大数目,而且我和诸葛京的随身佩剑都不见了,我那把剑虽远不能和他那柄‘章武’相比,但也是百里挑一的好剑,看来都一并被那帮劫匪拿走了。”

  刘秋自己佩的虽称不上什么好剑,但毕竟是当年王敦所赠,于是就问一旁的顾荣是否看见,看见顾荣在旁摇头,只好说道:“倒是可惜了当年处仲所赠的佩剑。”

  王敦一旁恨恨地说道:“一把剑还劳大哥惦记,但这次我们损失更大的是两船货物,先前我刚一回京便报予我家族兄和族长,他们已动用各种关系派人查探,定要找出那帮水盗。”

  说完又有些丧气,“只是半年下来没有查到任何消息。”

  刘秋看着他那伤心的样子试探着问道:“敢问处仲,你家这次损失有多大?”

  王敦颓然坐在刘秋一旁,以手扶住头道:“虽然族兄没有和我讲具体数目,但两船货总得有十数亿钱,大多是贾妃的,我家几个兄长虽没那么多,但也损失了约千万钱。”

  听了这番话,顾荣和刘秋几乎同时惊道:“什么!”

  都知道琅琊王家富敌王候,不想一出手就是千万钱的水平,更想不到他们联合京中权贵竟能筹到十数亿钱,朝中重臣一餐饭能吃到数万钱确实也就不足为奇。不过想想洛阳城外王家一排排巨大的水碓和占地庞大的城郊别墅也就不算太出乎意外。不过刘秋还是不禁问道:“那么多钱我们当时乘船来时怎么一点都没看见呢?”

  王敦摇了摇头,“长兄有所不知,这种交易都是以货易货,因为和对方熟识,我家早已提前派船把胡商需要的丝绸、瓷器和黄纸用船装着交给他,如果能运回波斯他便可获十倍甚至百倍之利,我们从他处拿货也同样道理,这种交易中铜钱反倒没什么用了。”

  刘秋见他伤心,又问道:“那是否这次劫掠会是胡商所为呢?”

  王敦回道:“这种贸易最重信誉,如此才能常年往来于两地,何况若他为两船货物得罪太子妃和我王家,怕是以后再不必来我大晋贸易了。”

  刘秋知他难过,于是抓住他的手转移话题道:“你如今马上要大婚,怎的跑来这么远,不怕影响了与公主的婚期么?”

  王敦答道:“数月前我虽已得知兄长获救,不过您一直昏迷不醒,总要看过才算放心。这次劫船我家损失惨重,连婚礼准备都大受影响,不过所幸公主闻听我家有此变故便去求陛下额外又赏赐了数倍嫁妆并额外又陪嫁了几十名婢女,公主已答应到时自会从嫁妆中取出一部分供我家所用,我倒是不胜感激呢。”

  刘秋见襄城公主如此体贴夫家,自然要宽慰几句,“难得公主如此愿意帮衬,来日必可与你举案齐眉。”

  王敦面露欢喜,“那就借你吉言了。不过此次前来我还有一事想要与顾公相商呢。”

  顾荣一听,忙向内室相请,“刘公子在院中也坐了半晌,怕是身上总会有些疲累,不若我等到内室再谈吧。”

  刘秋便让刘玫先同旁人暂且去休息,顾荣命人将刘秋扶入室内,让他半躺着靠在床上,又遣一众下人出去,这才关了房门转身回来。王敦此时已坐在床尾,顾荣便找了把胡床坐于一旁。

  这王敦便问道:“顾公这数月以来可曾有得到些劫匪的消息?”

  顾荣答道:“驸马应知此事甚是棘手,事发之处虽在丹徒上游不远,不过此处水路四通八达,由丹徒南下运河是吴郡、会稽诸地;由长江顺流东去可抵达江口出海;对岸的江都北上可入淮水;溯长江西去则达荆州、豫州诸州,又可转入彭泽、汉水众多支流,实在无从查询。这其中光是我吴地一带大小水路都有数千里,实在如大海捞针,我们能在海边寻得刘公子已经是天大的运气,但这种幸事实难再次发生。”

  王敦摇了摇头,“我也只是多问一句,顾公不必过虑。上次我和刘公子来时曾邀陆氏兄弟北上京城,如今却已耽搁许久。先前我回洛时,族兄多次催问,说是他手中举荐之权尚未来得及用,不可让士衡、士龙这样的大才淹留在别处,又详细问过上次江左之行,责我语多轻慢,所以此次亦要遣我再次南下相请。只是不知他二人如今是否还在府上?”

  顾荣听罢略为沉吟,捋了捋胡须说道:“上次驸马并未对北行之事有所明示,所以陆机和陆云在我这等了月余见一直没有消息,家中又有事,故此已南返华亭去了。华亭离这里尚不算远,今既王大人再次相邀,我差人去请便是。”

  王敦听罢说道:“这样好便是好,只是我现下婚期已时日不多,今既已经见到承露,明日便要赶回洛阳,怕是等不及了。”

  顾荣又思忖半晌,手拈胡须道:“我想陆氏兄弟如真要北行必得对路上一应事宜多加准备,且家中诸事亦要有所交待。即使早早到了京城,驸马今秋大婚怕王大人也抽不出时间向陛下举荐。如今刘公子病已转好,但现下仍不宜远行只可静养,再有半年左右应可痊愈,不若明年与二陆一并北返,驸马以为如何?”

  王敦看了看一旁的刘秋说道:“看来刚才邀承露参加婚礼是笑谈了,大哥安心在此养病便是,待来年身体痊愈再来洛阳与我相聚。”

  刘秋忙说道:“那只能劳烦顾公再派人知会陆家,说是驸马盛情再次相请北上,到时我便与二陆同赴洛阳与处仲相会。”

  顾荣又对王敦说道:“如此我便先替陆机、陆云多谢驸马与公子盛情,让他们来年如约北行便是。”

  王敦虽然心中仍对顾、陆两族一直不肯透露半分南海贸易,甚至连一点想要在商船方面帮忙的意思都没有而耿耿于怀,不过之前在洛阳时王戎确实告诫他不要过分得罪江左大族,先把陆机、陆云请到洛阳便可。现在刘秋又从旁帮忙周旋,于是也只好顺势道:“陆机、陆云两位公子原本名震江左,家兄早就仰慕其名,故已反复叮嘱我务必要请他二人北上。既然顾公有意要让他们与刘公子同行,那我便恭敬不如从命,如您所请回京向家兄复命。”

  王敦与顾荣各自散去后,刘秋又找来族叔刘玫长聊到晚上,毕竟第二天他就要随王敦返回,几年未见也实在是有许多话要聊。不过时间比竟有限,第二天,王敦便带着一众人在顾家门口登船北返,只留下刘秋养病。没多久云儿也不见了,刘秋虽然问了江氏夫妇,但大家都不知道她去了哪里。最后还是顾荣提醒他,云儿时不时会自动消失一段时间,如果不是去了周围的几座湖里就是不知搭了哪个船东的船进了河道或者长江,她是个离了水就浑身不舒服的人,上岸用不了多久就得回到水上去,这次自刘秋获救她多半年呆在家里,已属非常难得。刘秋于是放下心来,知道这个假小子即使被扔在野外不会有什么问题,也就在顾家安心休养。

  半年后,刘秋的身体基本已经复原,不仅可以下床自由行动,又在顾府要了把木剑,每天勤加练习。过了些日子陆家兄弟果然如约前来,刘秋被叫到顾家大厅陪着顾荣一同会客,这次除了陆机和陆云,还另带一人前来。这人年纪比陆机要大些,有三十多岁,凤眼蚕眉,头上戴一方白丝纶巾,身着粗布黄衫,古铜色的皮肤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发光。经过顾荣介绍刘秋方才知道这是陆云的三哥陆玄,也是陆家仅存的三兄弟中最年长的一位。刘秋一边与他施礼一边想,这陆机陆云看上去都白白净净的,一看就是读书人的样子,没想到这陆玄倒是一副军人模样,与两个弟弟完全不同。

  只见陆玄向刘秋施礼道:“之前在家中就常听士衡和士龙提起阁下,不仅和王驸马一样通晓诗书精于兵事,又是张天师高徒,对仙道之事亦有所长,今日能得一见真是三生有幸。”

  刘秋忙还礼道:“陆公过誉了,要是我真有您所说的那么厉害,也就不会在顾府上养一整年的病了。”

  陆玄这边却说:“公子莫要谦虚,昏迷中被扔在冬季的长江中如果是普通人早就必死无疑,可见公子不只体力非常人所及,又有吉人天相,这次不过是一次挫折和考验而已。”

  在顾家住了这么久,刘秋倒首次听到对劫船事件这样的新鲜的观点,之前无论王敦还是顾荣都只把注意力集中在钱财货物的损失和搜捕盗匪的难度上,连刘秋自己都没注意到自己昏迷后能在冬季冰冷的江水中一直漂到江口还撞断肋骨的情况下最后居然能活下来的事实,可见陆家仅存三兄弟中的大哥确实对事态有超出普通人的判断力。

  刘秋正想着,这边陆机却拿出一封书帛呈给刘秋道:“这是我最近方才写就的《辨亡论》,请公子品鉴。我陆家自祖辈起三代在孙吴为官,亲眼见证了吴国的兴起和衰亡,吴亡后我在家隐居十年,对这段历史思考颇多,故著书以叙吴国教训和祖父功业。”

  刘秋小心接过书帛,对陆机道:“以公子之才在下哪配品评,我便先代为收下,待来日抵达京师我把此作呈予光禄勋王大人,如此方不负公子才名。”

  陆机听罢顿时面露喜色,不过依然说道:“想不到刘公子不只文武全才,对江左人士也如此谦逊而盛情,不像很多北人只顾着折辱我们。”

  一旁的顾荣神色闪烁起来,忙接过话来说道:“陆家三位公子这次全部到来,真使寒舍蓬荜生辉,只是不知此次是否三位是否要一同北上洛阳呢。”

  陆玄答道:“吴亡之后我家人丁凋零,当初兄弟五人如今只剩下三人,怎好撇下诺大家业一同北去,两个弟弟随着刘公子同去便是。此次我来一是久闻刘公子大名便要沾士衡和士龙的光来此一睹名士风采,二是两位幼弟远行我这作哥哥的总要十里相送才算放心。”

  刘秋这边说道:“陆公所要见的不过是个劫后余生的落魄公子罢了。”说罢,又转身向顾荣深施一礼说道:“此次能够侥幸存活,顾公所做一切,在下没齿难忘。”

  顾荣趁着刘秋行礼之时颇有深意地看了陆玄一眼道:“公子为这区区之事太过挂怀了,这些北来的士族中大概也只有公子肯对我等青眼有加。”

  刘秋答道:“也许是我之前陪着师父在大江以南生活了十年的缘故吧,所以平常人喝不来的茗粥对我来说已经是习以为常的事情。”刘秋喝了口手边的茶粥,又继续道:“只是我现下离京已有两年,除了王敦大婚以外对京中之事一无所知,不知各位可有洛阳的消息,这段时间有什么大事发生?”

  顾荣虽远在江南,可是对洛阳之事说起来居然也头头是道,“我顾家虽远在江东,不过和城中郡守还算有几分交情,顾家宗族也有些北去洛阳办事或是南北往来贩些南北物产,故而略知道些。如今陛下的身体仿佛已大不如前,听闻早朝的次数亦明显不如过去那样多了,故而朝中之事常由外戚杨骏把持,圣上又封他为临晋侯,‘临晋’二字常引发朝臣们的种种揣测。不过最精彩的却是先前在江都为官的石崇,已由黄门郎一路升迁,现在外调荆州刺史,更奇怪的是不知他为何陡然而富,眼下正在京郊修造方圆几十里的别墅金谷园。园内开塘作渠,又建亭台楼阁,多用金银贵重之物装饰显得金碧辉煌,园内多蓄各色歌伎美女,富丽之气可比肩皇宫。这石崇又精通诗文,兼具豪侠之气,故而多延揽名士于园内赋诗作画、清谈饮酒,因此京中名士多以能到金谷园为荣。更为众人津津乐道的是石崇与京中富豪斗富,尤以与前朝文明皇后幼弟王恺的比斗最为精彩,大概是先前两人在江都就留有旧怨,故而这斗富双方都寸步不让。王恺用南方才能得到的甘蔗熬出的糖水洗锅,石崇就用蜡烛当柴烧;王恺用罕见的紫丝布做了四十里的步障,石崇便用极为昂贵的蜀锦做五十里锦步障;王恺用多产于南方的赤石脂涂墙壁,石崇便仿照西汉皇家为皇后造椒房殿故事在家用南海之外方有的花椒涂墙。石崇之富大概只有当年汉文帝赐给铜山令其随意造钱的邓通可比,而奢靡风气之盛怕是要前无古人。”

  想不到才二年不在,洛阳就已经变成这样。刘秋想着,看来是早先王恺数次重伤石崇,才闹到今日的局面,可还是难以相信当年那个一心抓捕水盗的石崇会变成他们所说的样子。过了一会,还是陆云开口问道:“这次我等北行,不知除了王大人外还有哪些朝中重臣代为我兄弟举荐?”

  刘秋心想,王家为了南海的贸易才用举荐吸引江南大族北上来与其交换,如今王敦一无所获还丢了两船价值连城的货物,真不知道王戎会如何对待这两兄弟。只是事已至此,江东士族也亟需在朝作官的机会,几乎是一方愿打一方愿挨,也只能看后面如何了,于是便说道:“想来王家自然会尽力引荐,而以二位公子之才,京中其他王公大臣如若得知亦会向圣上推举,二位自会鱼跃龙门得偿所愿。”

  陆玄听了自然欢喜,于是施礼道:“如此,便要有赖刘公子多加照拂我这两位弟弟,在下感激不尽。”

  一旁的陆机则喝了口茶粥吟道:“总辔登长路,呜咽辞密亲。借问子何之?世网婴我身。永叹遵北渚,遗思结南津。行行遂已远,野途旷无人。”

  几日后陆机、陆云便和刘秋一道登舟北上,向着未知的洛阳驶去。


  https://www.lingdianksw8.com/69838/69838195/561293757.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lingdianksw8.com。零点看书手机版阅读网址:m.lingdianksw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