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冰龙记 > 第95章 ,如何破黄巾

第95章 ,如何破黄巾


不过关羽就算以后发财了,也不会解散黑狼骑,重骑兵强大,但是轻骑兵也是必不可少,有着出奇制胜的功效。

        尤其一身黑甲,夜间突袭无往而不利,可惜没有好的马匹,若是都配上黑马,那该有多拉风。

        熟悉一切之后,天彻底的黑了,微风拂过,令人精神一振。

        此时场中一人也不少,只见周仓与太史慈拿着白花花的馒头猛啃,其他人则是细嚼慢咽。

        此时关羽也是很绅士的吃着,他毕竟是主公,人少的时候放荡不羁也就算了,现在大家汇聚一堂,若再那样就不是亲和了,而是粗鲁了。

        太史慈见贾诩盯着馒头看半天了,爽朗一笑,“贾先生快吃,管饱。”

        贾诩闻言双眼一亮,不过又很隐晦的蹙起眉头。关羽等人吃的虽然不像董卓那样的大鱼大肉,但这叫馒头的东西想来价格也是不菲。

        再想想那些穷苦人家的饭菜,贾诩有些没了胃口。不过贾诩老谋深算,可不是怜悯百姓,而是从中看出关羽的缺陷。

        见贾诩兴致缺缺,太史慈摸不着头脑,于是当成贾诩疑惑了,于是笑道:“贾先生是在好奇这馒头为何物吧?”

        “这个我知道,这些只是寻常的麦子,不过主公发明了一种大磨盘,将麦子粉碎,然后。”

        好吧,太史慈也不知道怎么说了,“反正就是麦粉吧,很常见的东西,被主公一弄就这么好吃了。属下佩服。”

        “敬仰之情如同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贾诩知道这是常见的麦子之后,更家好奇,又听是关羽发明,心中有些佩服。不过也仅此而已了,好好武官去瞎捣鼓馒头,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认可的。

        最后吃饱喝足后,众人便各自休息去了。

        关羽唯独留下贾诩,贾诩在董卓那这么久了,知道的肯定很多。

        “文和,不知董将军麾下有多少兵马?”

        贾诩早就料到关羽会有此一问,在其位谋其政。现在是关羽的属下,所以贾诩转换角色也很快。

        “回主公,董将军有兵三万左右,其中骑兵大概有两千。”

        关羽凝重的点点头,两千骑兵在他的意料之中,等黄巾之乱后,董卓坐拥凉州,拥兵二十万,到那时骑兵很可能破万。

        不过也只是猜想,谁也说不准,说不定凉州董卓蛰伏以久,已经有十万之兵也不一定。

        “那为何董将军会败?”关羽其实已经猜到大概,但是为了试试贾诩是否会尽力辅佐自己,所以才多此一问。

        贾诩抚了抚一撮山羊胡,毫不犹豫的道:“因为董将军是带了一千亲卫而来。”

        其实这个问题就比较暧昧了,皇帝让他平黄巾,他董卓只带一千人来是干嘛的?到底是何居心?

        不过关羽也没在这个话题上多说,关羽已经知道结果了。

        随后关羽又问了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现在天下以剿灭黄巾为重,若是关羽问东问西难免让人起疑。而且贾诩新到自己麾下,就这样将前主公的信息都抖出来也不太好。

        见关羽没有再问一些核心信息,贾诩也是不由的松了一口气。如果关羽问了,他说也不是,不说也不是,他现在无官无职、声名不显。不管是关羽还是董卓,随手都可以弄死他,所以还需谨言慎行。

        第二日一早,关羽与众人开展会议。

        关羽望了望众人,朗声问道,“不知诸位可有对敌之策?”

        现在的局势其实已经很明朗了,董卓率朝廷三万汉军与黄巾十五万作战,不过战况并不尽人意。董卓节节败退,而且如果不是关羽相助,说不定就挂了。

        如今董卓有兵一万,而黄巾却有着八万之数。

        而且黄巾来者不拒,只要是人便可加入,是以数量每日都在或多或少的增加。

        而汉军有两个优势,其一是关羽,其二是皇甫嵩与朱儁。

        先说说皇甫嵩与朱儁二人,颖川那边由于关羽的突袭,大破黄巾,现在过去了二十来天,颖川应当已经平定。

        不过颖川之外处处有着大大小小的黄巾团伙,而且又都是步兵。所以要等皇甫嵩与朱儁支援,至少还要三个月。

        三个月太久,而且到那时军功要均分,到时候就不一定够自己上任徐州刺史一职了。

        那么唯一的优势便是关羽这支骑兵了。就连董卓都不知道关羽情况,张角他们就更不可能知道了,甚至他们都没有发现关羽的存在。

        在场的只有贾诩老练,擅长出奇谋,更直白的说是毒计。

        贾诩是三国第一谋士,作为一个真正的谋士,他的谋略是非常成功的,几乎没有失误的时候,所以受到了很多人的尊敬,但是因为他出谋划策往往都是先考虑自己,最后才回去考虑平民百姓,出的计谋常常会对老百姓造成损害,所以被后世的人称为毒士。

        而且他和很多谋士都不一样,他是纯粹的谋士,只做出谋划策的事情,不像诸葛亮等人那样还担任着政治上的重任,也不像周瑜那样领兵打仗,他是一个纯粹的谋士,从这个角度上来看,贾诩确实可以称为三国第一谋士。

        而此时贾诩其实已经有了计策,不过他甚至先来后到的道理,场中不管是荀彧还是徐卉或太史慈都比他来的早,抢先回答与他低调做人的风格不符。

        关羽先是看向贾诩,关羽相信以贾诩的才能已经有了计策。但是关羽也是很了解这老狐狸的,整天想这保命要紧。

        其实这也不能怪贾诩,每一个人都性格都与着生活环境息息相关。贾诩同样也是,从小在凉州长大,那里战争不断。

        贾诩父母均是被害,而贾诩小胳膊小腿,全凭智慧活到现在。而直到现在,明哲保身、保命要紧的思想依然烙印在脑海。

        关羽知道贾诩喜欢低调,是以打算最后问他,目光在众人身上扫荡。

        这里都是聪明人,心中实则早就有了一些想法,但他们又是真正的聪明人,真正的聪明人从来不会觉得自己聪明。

        ps

        (本章完)


  https://www.lingdianksw8.com/55/55166/18764403.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lingdianksw8.com。零点看书手机版阅读网址:m.lingdianksw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