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我的大明新帝国 > 第一一二章 顺利

第一一二章 顺利


“十月二十。晴。这一天我们终于抵达了殿下交待过的河流与海岸夹角处的石炭矿,但是因为山体的掩盖,所有人都不能确定是不是这里。所有人也在疑惑,那个麦哲伦是如何现这里有石炭矿的。

        用了一天的时间,经过反复测量,又测试了岸边的水深,我们终于寻找到了一处合适的登6地点。

        这里的土著跟我们大明人长的就有些差异了,他们不像北方的土著,简直跟我们大明人没有两样,说话也不一样。

        从北方带上的几十个土著,他们的语言也不相同,充当不了通事,没办法,我们还是继续用最原始的办法,一点一点跟他们接触。

        他们这些人以打渔和养殖为生,羊驼为他们提供了食物和衣服。他们会制陶,却只能烧制最粗陋的陶器,他们会晒盐,却只有味苦的粗盐。他们不会织布,只有一种用树皮和麻皮用手编成的麻布,粗糙难忍。

        面对大明的细布,哪怕是那种细麻布,他们都视若珍宝,非常愿意跟我们交易。

        內监的那些宦官已经学会了当一个奸商,他们将运来的所有商品都几乎上涨了百倍,但是这些土著依旧爱不释手。

        他们的日子过的很苦,但是却不缺少黄金,就连孩子的脖子上,也挂着黄金制成的项圈。

        一匹细布,他们都愿意用同等重量的黄金来换,而我们那平时吃饭用的陶瓷碗,在他们的眼里就是宝贝。

        可惜他不知道茶叶的作用,所以对茶叶并无偏爱,至于那最昂贵的丝绸,因为不能防寒,他们却不太喜欢。

        当我们拿出了坚固的铁器,这让这些土著变的疯狂起来,他们没有铁器,连做饭都是用火烧石头来烤肉,然后用陶罐来煮汤。

        但是铁器我们是不出售的,只要他们用帮我们干活来换取。

        他们没有太多迟疑,就愿意替我们干活,当他们用铁镐刨开了山石,露出了下面的泥炭,他们一个个都跪了下来,向我们磕头。

        我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一直到把我们的船上都装满了泥炭,那些通事与他们能够简单交流的时候才知道,他们将我们当做了神。”

        “十月二十八。大风。只用了八天的时间,我们就航行了两千多公里。在我们的左侧,有一大片望不到边际的雪山。

        这是我第一次见到雪山,整个舰队除了几个曾经去过西域的通事,大部分人都没有见过雪山。

        为了这稀奇的景色,我们在此停留了两日,然后一上岸,就看到了那让人震撼的冰川。

        我从来都没有见过如此美丽的景色,怎么也没有想到,原来冰川并不是白色,而是泛着一种蓝宝石一样的浅蓝色,在太阳的照射下,迷人之极。

        可惜的是,我们在这里没有现人类生存的痕迹,除了我们这些人,这里似乎从来没有人来过。”

        “十一月初六。雨。这一天的海面上起了薄薄的雾气,这些雾气来自左侧大6那数不清的高山和峡谷之间。负责测量海岸线的传令船一直沿着海岸行驶。

        他们告诉我,这里不是一整块大6,而是一个个海岛组成的岛屿群。

        为了记下这里的地形,我们的度降低了许多,但是时间有限,我们只是记下了海边的大致地形,并没有深入。”

        “十一月二十五,晴。在看过过两百个岛屿和无尽的雪山之后,所有人对这瑰丽的景色已经变的麻木。舰队已经靠近南纬五十七度,我们向东偏移了大约有两个经度,这也意味着,我们终于抵达了东洲南大6的顶端。”

        “十一月二十七。晴。这些天的天气虽然不错,但是大风吹的人格外难受。这还是夏天,要是冬天从这里经过,一定异常难行。

        这里已经是南纬57度,根据殿下标注的地球仪,这里是整个地球的最南端,跟遥远的大明正好隔着整个地球。

        这个时候,我十分想念远在地球另一端的祯芳,相隔八万里,但是距离也挡不住我对祯芳的想念。

        其他的将士在经历了单调,难熬的海上岁月之后,喜欢找当地的土著女孩解决需求,但是我更愿意用对祯芳的思念来淡化我的冲动。

        人之异于畜生,就是因为人有更深层的道德伦理和自控力,我更想看看自己的极端在什么层次。

        最近船上的氛围越来越压抑,每一天,太阳在子时才降落,但是不到两个时辰就又出来了。这里几乎没有黑夜,全是白天,让每个人的精神都疲惫不堪。

        作为舰队的前军,我终于听到了传令船传来的有人住的痕迹。

        这里的大6已经不再是山脉,变的平缓了下来。但是这样的地形也增加了船只靠岸的难度。一艘二级军舰就因为行驶的距离岸边太近,因此触礁。

        虽然有水密舱,船只不至于下沉,但是不得不卸下了一半泥炭,保持平衡。

        这些时日,跟随舰队一起出行的土人们大明话说的越来好,他们自告奋勇地登6,开始跟岛上的土著联络。”

        “十一月二十九。晴。跟这里土著的接触非常顺利,这里的土著非常友善,他们在地上点燃了篝火,欢迎我们的到来。

        不过相比北方的土著,他们更穷。

        这里虽然地势辽阔,却不适宜种地,只有遍地的牧草。

        这里的人们以打渔,放羊,狩猎为生,他们没有黄金,穿着毛皮,没有任何我们想要的东西。

        但是这里有不少强壮的土著少女,这里的人们养活不了太多的孩子,他们愿意将女孩子卖给我们。

        不少人都用布匹和长刀换到了还算漂亮的女孩,这些只用內监记账,到时候从俸禄里面扣除。按照內监的内部计价,半个月的俸禄都能买一个年轻的女孩子。

        这让许多人都开心无比,有些甚至根本没有想过把她们带回去,只是想要尝尝鲜。”

        “十二月初三。阴。就在我们准备要离开的时候,舰队的主帅廖指挥使却染上了不知名的风寒。

        他的染病让所有人都有些恐慌起来,舰队开始了封锁,不敢在随意串门,也不敢出海。”

        “十二月初十。小雨。这一天生了两件事,让我悲喜难言。悲的是廖指挥使没有抗过去这场突如其来的病,连指挥同知方同也跟他一起死去,整个舰队死了三十一人。不过其他人都安然无恙。

        喜的是因为这支临时舰队是各军抽调的人员,大部分千总都来自羽林卫学。因为只有我们,才能熟练地控制蒸汽帆船。

        群龙无下,我们这些羽林卫学的千总组织起来开了一个会议。托了父亲留下的一点名声,其他人都高看我一眼,选了我担任这支舰队的指挥官。

        虽然这只是一个临时职位,但是担任一个三十艘船,将近五千人的舰队的指挥官,依旧是我从来不敢奢望的。”

        “十二月十二。晴。我们火化了死去的将士,将他们的骨灰收敛了起来。破损的船只已经修好,我已经传令下去,明日一早就出,所有将士购买的土人少女暂且还留在这里。

        回程的时候,如果她们还愿意跟我们一起回大明,再把她们带上。”

        “十二月十八。阴。绕过了南大6的顶端,船队变成了逆风。不过,这对我们的影响并不大,只是船慢了一些,然后泥炭的消耗也大了一些。

        我们现在走的这片海域,就是我们曾经走过的大西洋的西侧,与西洲隔海相望。这里也是东西方的分界线。

        大6上面地势平坦,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不过经验丰富的农夫上岸之后,现这里的土地也就只能放牧,不能种粮。”

        “十二月二十三。大雨。我们遭遇了大风暴,被迫返航到前一天现的一个海湾躲避大风暴。

        但是谁也没有想到,就在这片荒原的河边,就有一座露天的泥炭矿。

        这一天已经是小年了,将士们难免思乡情切。我们决定在这里休整一段时间,等过了年再继续北上。”

        “十二月二十九。晴。这片荒原上竟然有着这么多的野生动物,熊,狐狸,还有许多奇形怪状,叫不上名字的怪物。

        几天下来,我们猎取了大量的动物,这些猎物虽然有些很好吃,但是我们根本吃不完,只能现场烧盐,用盐巴将这些肉都腌制了以后风干。

        我也统计了一下船上的藏酒,除了那些为了消毒留存的高度酒,剩下的酒水我分配出了五千斤,准备让所有将士过一个好年。”

        这个时候的杨道,还是一个刚结婚不久的年轻人,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但是,他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接下来将会面临一段残酷之极的旅程。

        大西洋之所以在大航海时期成为欧洲和美洲之间的天堑,主要原因就是这里变幻莫测的天气。

        虽然这里比太平洋小的多,但是这里的海浪高度,海流变化,天气无常,都远远过了太平洋。

        而比天气更加可怕的,则是南美洲上面那让人恐惧的毒物。

        让我们再把目光望向探险队的大本营,经历了第一次的探险失败,候显不再好高骛远,而是踏踏实实地做起了准备。

        他不再以地图上的距离作为标准,因为许多看似很近的距离,其实却根本无法通过。

        &nbsp

        ;他出生在藏区,也曾经多次出使西域,对在高原和荒漠的行军都非常熟悉。

        这一次,他直接派出了多个舰队,寻找入海口,一共找到了五个入河口,经过探子的探路,他最终选择了沿着大本营南方四百里的一处河流行军。

        这条河流是后世的英吉尼奥河,也是大名鼎鼎的纳斯卡线条的所在地北侧。

        之所以选择这里,除了因为这里的地势稍微平坦一些,还因为这里的土人部落,对大明人充满了友善。

        甚至不能说是友善,而应该说是崇拜。

        当地的土人不像北方的土人,长的跟大明人几乎没有两样,而是肤色偏黑,颧骨高耸。

        但是他们偏偏对大明人充满了崇拜,甚至将出现的一队大明士兵当做了神一样对待。

        经过艰难的沟通,他们非常愿意带着大明人一起前往东方的高原上,甚至愿意为大明士兵作战。

        这个自称为文蒂拉人的部落可不是一个小部落,他们的人数过三万,占据了整整一条河的流域,绵延四百多里的地盘。

        候显得到了这个消息之后,将从几个不听话的部落,抢来的粮食都送给了他们。

        然后,候显又做主,便宜处理了一批布料给他们,并且承诺,凡是派出的士兵,都会得到大明赠送的刀箭。

        整个东洲大6上,除了青铜武器,大部分还是以木棒为武器,即使有一些弓箭,也都是威力小的可怜的长木弓。

        这些弓箭的威力,甚至比不上他们自制的吹箭。

        候显的这个承诺一下子引了他们热情,一个三万人的部落,竟然就一下子挑选了将近一万士兵,想要陪同大明士兵一起作战。

        这个时候,候显有些下不来台了,因为他们此行,虽然携带了不少铁器,镰刀,锄头,刀剑都有,但是数量都不多。

        现在搜干净家底,也凑不出一万铁器了。

        不过即便是这样,他们仍然愿意为大明作战,并且还不要大明人给他们出粮食。

        然后,候显通过通事才了解到,原来他们看到大明人的舰船,看到他们的武器,已经将大明士兵都当成了神。

        不要说给他们铁器,就是不给,他们也愿意为大明作战。

        这让候显很有些不习惯,他本来是想来征服这片土地,为什么对方根本都不反抗一下,反而欢天喜地呢!

        不过,这也让他对接下来的行动非常乐观,他虽然没有去过南洲,但是也知道南洲那里的许多部落,可是真正地将大明人当做神一样供奉。

        而这个文蒂拉部落,也是这样的。

        有了他们的带路,这一次行军要轻松的多了。

        所有的板车都被他们这些文蒂拉人拉着,他们吃苦耐劳,要求又低,虽然不会依靠他们打仗,但是充当辅军还是很不错的。

        南大6这边虽然许多地方都没有路,但是并不难走。因为这里都是荒原,河流很小,很浅。而且地面上除了一些草,连树都不长。

        一路上,大军始终沿着水源走,每日行军六十里,然后安歇。因为这里几乎从来都不下雨,连搭帐篷的时间也省下了。

        三日之后,大军进入高原。这里居住的普吉奥部落是文蒂拉人的世仇,他们占据了高原上最富饶的土地,人多势众。

        但是这些人面对大明的火枪,只是一轮枪响,所有人都匍匐在地,再也不敢动手。

        战争还没有开始就结束了,雄霸了方圆千里的普吉奥人,跟文蒂拉人打了几百年,双方谁都不服谁,可是面对火枪,他们只死了不到一百人,就彻底认输。

        他们不是怕了大明的火力,而是因为枪声带给他们的震撼。

        接受了普吉奥人的投降,他们给大军提供了充足的玉米和土豆,接替了文蒂拉人的苦力,跟在大明士兵的后面,继续向东前进。

        越向东走,候显也越是诧异。在沿海的荒原地区,他就已经现,这里的人跟大明人很像,但是因为这里天气炎热,土著人显得更黑。

        可是进入高原以后,气温下降,这里的气温没有沿海那么热,人也白皙的多了。

        看到他们,就像看到大明乡村里面的百姓。特别是小孩子,跟大明的小孩子几乎没有两样。

        候显又多了一个兴趣,每次行军途中,他都喜欢喊上几个部落的长者,开始跟他们交流,询问他们的历史。

        他们都已经说不清自己部落的历史,也没有文字记载。但是在一些语句的音还有生活习俗上,他们与大明人如出一辙。

        难道他们真的是殷商后裔?

        想到出之时朱瞻基的交代,如今的候显已经没有了大杀四方的想法。

        他们既然将自己这些人看做是祖神,那么,自己也就好好地充当一次他们的祖神吧!

        将命令传达了下去,大明的士兵们傻眼了。

        他们怎么也想不通,原本以为是要来打仗的,现在总兵竟然让他们脱下军装,换上常服,而且还要怎么好看怎么来。

        不过既然是军令,这些士兵们在晚上安营扎寨的时候,就从板车上的包袱里面,拿出了自己最光鲜的衣裳换了。

        而接下来的行程,有了这两大部落的带路和充当打手,也的确没有让大明士兵动手的机会。

        每到一处,大明士兵只需要派出一小队人,骑着高头大马游荡一圈,然后用火枪打死几只猎物,然后所有人就主动送上了黄金和粮食。

        运送辎重的板车从离开普吉奥部落之后,就再也没有空过。

        而且这些部落也没有向大明人索要回报的想法,一口一声祖神,叫的大明士兵真的有一种当神的享受。

        八百里的征途,他们用了半个月的时间走完,当他们抵达库斯科部落的时候,身后的士兵人数已经过了四万。

        整个东洲的部落,如今都还是奴隶制度。胜利者可以拥有一切,包括其他部落的女人。而失败者失去一切,不要说人权,连性命都随时可能被剥夺。

        大部分部落,都是以多个部落长老和一个族长为领。但是在库斯科,这里已经有了统治阶级的雏形,甚至还有了不同的官职。

        到处可以看到奴隶在地里干活,但是这里的官员却不事生产,任意剥削奴隶。

        大明士兵进入库斯科城的范围之内,对方只是出来阻拦了一次,听到了枪响,他们就再也没有反抗。

        当候显坐着高头大马出现在他们的面前,看到气势不凡,面白无须的候显,他们一个个匍匐在地,口呼白神,祖神。

        这里是没有马匹的,骑着马的候显,在他们眼里就是天神。

        库斯科如今的王叫维拉科查,这与他们的创世神一个名字。在维拉科查的带领下,库斯科部落一直迅地向外展,如今的势力范围方圆几千里。

        他们与大明人长的也非常像,都是一头黑,脸部轮廓相差不远。

        这半个月来,候显认真考虑了殿下当初交待的要给这些土人安排一个祖宗的问题。

        虽然当时殿下只是提到了在北方,但是现在看来,南方这里也可以施行。

        想要用文化来笼络这些土人,可要比藏人更加容易。藏人已经有了自己的文化,而且信仰佛教,所以一直跟大明面和心不和。

        但是这里的土人,连自己的文字都没有,依旧还在用结绳记事,想要让他们接受大明的文化,那就要简单容易的多了。

        身为一个宦官,候显从来都不是那种只会打打杀杀的武将,更善于动脑子。

        面前的这张地图上面,已经标注出来的部落势力范围,他已经用汉字全部编排。

        这些库斯科人如果接受他的建议,所有人都开始学说汉话,也就罢了,要是不从,自己就要将他打的顺从。

        统治一块地盘,不能只靠打打杀杀,更要从文化上征服他们,让他们主动靠拢。

        维拉科查面对四万多大军,他们自己也有这么多的军队,并不算畏惧。

        虽然他也听说了对方的阵营里有能出巨响的武器,但是并没有放在心上。

        八十个贵族抬着巨大的肩舆,上面坐着他们的王维拉科查。贵族的头上都带着羽毛做成的帽子,,身上穿金戴银。

        可是,当他们看到将近一百个骑在马上的大明士兵,领头的那个穿着红色的好看的衣服,登时就觉得自己太没有气势了。

        候显右臂一扬,七十二个骑兵纷纷骑马狂奔,然后他们瞄准了前面空地上的一群羊驼开枪。

        一阵枪响过后,那些被当做靶子的羊驼纷纷死亡。

        而对方那汇集起来的数万战士,看到这一幕,直接丢掉了手中的武器。

        八十个贵族抬着的肩舆被丢在了地上,他们也匍匐了下来。

        看到这一幕,候显露出了微笑。“马上就是过年了。这永乐二十年,看来是个好年头啊!”


  https://www.lingdianksw8.com/47/47848/21600080.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lingdianksw8.com。零点看书手机版阅读网址:m.lingdianksw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