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带着农场穿七零 > 第25章 收获

第25章 收获


等到汇合的时候,众人看着她面前两个包袱,还有一堆烂木头,甚至还有一台缝纫机,都惊呆了。

        一群人帮她把东西放到车上,没让她动手,看她的身板就知道她抬不动这么多,估计是让姐姐家的人帮忙送过来的。

        直到出了县城,这些人才开始说话。

        “这这这,陈老师你咋还弄了台缝纫机啊。”李阿姨不解,现在缝纫机轻轻松松就能拿来一台吗?难道她已经老了跟不上时代了?

        她们都凑过来看这台缝纫机,仔细一看才发现,这玩意是坏的。

        陈念跟她们解释:“我在废品收购站看到的,干脆买下来,问问你们知不知道谁会修这个。”

        “不知道,这东西不好修,咱们村没人会。”秀梅她娘回答。

        “那先放着吧。”陈念没有说自己想尝试修这东西,因为不想引起别人不一样的眼光。

        女人们聊起来今天的收获,陈念也看到车上基本上都被包袱把空间占据完了。

        一眼扫过去,也不知道她们买了什么东西,无外乎吃的用的,但是都没她买的多,就数她的包袱最多还最大。

        “秀梅去了吗?怎么样?”李阿姨想起来秀梅母女来县城的目的,一听她说这话,其余的人也不说话了,都对结果比较好奇,陈念也抬起头,竖起耳朵听。

        “过了过了,我们秀梅啊,后天就能来上班了,临时工一直能工作到年底。”说起这个事,秀梅娘就笑得合不拢嘴,秀梅清秀的脸上也满是兴奋。

        “这可真好啊,咱们村的女人还没几个当过临时工的呢,别提工人了。”驾车的女人感慨了一句。

        “是呀是呀,得亏我们秀梅小学毕业了,不然连去厂子里看看的资格都没有。”秀梅娘也满是心酸,村里的姑娘都没几个读到小学毕业的,她们家里还算宽裕,才顶着压力让秀梅读完了小学,拿了小学毕业证。

        现在好了,秀梅能当个临时工,自己挣钱给自己留着,甚至还有各种票的补贴,闺女的东西就让她自己留着吧,结了婚日子更好过一点。

        秀梅也很感激娘,要不是娘坚持让自己读书,现在也没有这个机会,说不定早就和小姐妹一样早早地嫁人生孩子,然后在地里劳作,连口饱饭都吃不上。

        “秀梅住哪儿啊,厂子里有住宿的地方吗?”陈念没有常识,只是知道后世很多公司都提供住宿的地方。

        “还没说好呢,厂子里不提供住宿,但是中午有食堂,给饭票。”秀梅娘本来愁眉苦脸的,一提到包中午饭又兴奋起来。

        “当工人待遇可真好,还能包一顿饭。”驾车的女人十分羡慕,车上的人都往陈念这儿瞟,都知道陈念如果不嫁给沈长安,说不定也能像她的两个姐姐一样当工人,享受这么好的待遇。

        陈念倒是没什么想法,只是为姑娘高兴,能有个工作能养活自己就太好了。

        女人们没看到她有什么不开心的意思,松了一口气。

        “看来女孩子也得多念书,等我孙女长大了,我也得让她念个小学毕业,万一也跟秀梅一样,有这样的好机会。”李阿姨心有所感,她们当中能认字的都少,更别提上学了。

        自己的闺女也是早早嫁了人,上次去看她都操劳的不成样子了,这次她来县城也是为了给闺女买点东西补补身子。

        “那不如让她读完初中,跟我一样。”陈念半开玩笑地说了一句,她的工资虽然不高,但是工分拿的是最多的,还只上半天班。

        “初中,想都不敢想,初中学费得多贵啊。”另一个女人不敢置信,整个公社初中毕业的女人都少,村子里更是只有知青和陈念这个嫁进来的女人是初中毕业,李老师自己是小学毕业生。

        陈念忘了,现在没有“义务教育”,甚至村里的男人一年到头收入也就一二十块钱,有手艺的收入可能高一点。

        沈家为什么过得这么好,因为沈长安每个月寄来的钱都和别人一年的收入差不多了。

        现在小学学费是两块钱一学期,一年就是四块钱,如果家里孩子多,仅仅是学费就花掉一家人整年的收入。

        初中学费更贵,不如让家里学习不好的人或者女孩不读书,有的女孩甚至一天书都没读过,一直在家里干活,照顾弟弟妹妹。

        “也对,现在学费太贵了,如果有一天上学不用花钱就好了。”陈念笑着说出了以后最常见的现象——义务教育,这种普及性的教育制度。

        “要是上学不花钱,我说什么都得让所有的孩子上学。”驾车的女人斩钉截铁说道。

        “上学有啥用啊,你看那些知青,现在工人还是很少的,农民才是大多数。”李阿姨给她泼冷水,不可否认,这是现状。

        “就是,知青都有念到高中的,不一样得来当农民吗?”另一个女人附和,这也是当下很多人的心声,读书有什么用呢?不还是要当农民在乡下种地吗?

        陈念不说话了,她该说什么呢?说什么都会被认为成脑子有病,干脆不说话了。

        一时间车上的气氛不怎么好,干脆跳过这个话题,开始分享自己一天的见闻,以及自己买了什么东西。

        “陈老师,你买这么多木头干啥啊?”有人给陈念搭话。

        “烧火用,我还买了书本,引火用。”陈念面不改色地把给废品收购站大爷说过的话再说一遍。

        “那得多贵啊,让家里的孩子去山上捡柴火不就行了吗?”李阿姨听着话,有些嫌弃陈念败家。

        “孩子还小,我不放心。”她只能这么解释,这确实也是一个愿意,女人们想了想,还真是,陈念家两个孩子,大的五岁,正是捣蛋的时候,小的才两岁,话都说不利索。

        再加上陈念的娘年纪也不小了,都六十多岁了,一个老人家也不能上山捡柴火去啊,还能怎么办,只能买了,得亏男人是当兵的,不然怎么样的起哦。

        “你们家要是有孩子捡了多的柴火,卖给我也行,我论斤称,”陈念轻描淡写地说,“一斤两分钱怎么样。”

        “陈老师,钱可不能这么花,你可得省着点,万一有啥事,拿不出来钱怎么办。”秀梅娘劝她,陈念拿的这些东西稍微想想就知道不便宜,再加上她们家最近盖房子,这事大家都清楚,陈念手里有钱也禁不住这么花。

        “我知道。”陈念心里有数,现在确实是一直花钱,也只是最近这段时间,往后常来县城卖点东西不就行了吗,今天卖东西挣的钱就把买东西的账平了,甚至还有盈余,这就是个好现象。

        “你家要是真的缺柴火啊,我就让我家闺女小子多捡点,隔三差五给你家送过去。”李阿姨想到了这个主意,“不跟你要要钱。”

        “我家也是,不就多捡点柴火的事嘛。”秀梅娘的孩子都大了,但是孙子孙女们正好是可以干活的年纪了。

        “就是就是,反正我家孩子多,还不如让他们出门干点活。”既然有人提出来不要钱了,其余的人也不好意思提钱的事。

        陈念领了这个好意。

        “等我家房子盖好了,请你们吃饭。”陈念也没道谢,只是发出了邀请。

        “那敢情好,我就等着陈老师了。”李阿姨笑得爽朗。

        “你可别忘了我们,要是忘了我可饶不了你。”秀梅娘开玩笑一样说。

        一群人说说笑笑回到村里,最先去了陈念家,怕陈念家里干不了重活,还帮陈念把东西卸下来。

        文鸢热情地招待她们,给每个人倒了杯水,还是加了果酱的水。

        女人们喝完水不好意思再留下来了,陈念家居然给她们和糖水,这多不好意思啊,所以心里决定要让家里的孩子多给陈念家送点柴火。

        文鸢围着缝纫机转了两圈,敏锐地发现这是一台坏的缝纫机,心里想了一下自己有没有认识会修这玩意的,好像没有,两个儿子一个会手艺的都没有,文鸢有些嫌弃。

        陈念只是把东西放下就去陪孩子了,文鸢要做晚饭,一家四口在厨房里面说说笑笑,时不时传来孩子捧场的声音,陈念很是得意。

        吃过晚饭之后,陈念才开始盘点今天得到的东西,把两个包袱都打开,文鸢看着这些东西,不知道说什么好,这丫头怎么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都买啊。

        两个孩子在一边坐着,乖乖地看着娘拿出来一样又一样东西。

        陈念把这些书分门别类整理好,教科书放在一边,乱七八糟的书放在厨房,看起来还有用的书擦擦灰尘和红漆放好。

        “可不能让人家看见了,知道吗?”文鸢一边帮她整理一边告诫她,“现在查的这么严,你还是少买这些东西。”

        “我知道了娘,你就放心吧。”陈念不傻,打算过几天就找个理由把这些东西都放到农场里面去,现在被发现私藏书可以要被拉走“□□”的,陈念才不冒风险,要不是自己有“金手指”,她可能都不会买书。

        “这个盒子是个好东西啊。”文鸢夸赞了一下,这个盒子虽然外面有一层黑色的污垢,但是很明显是好木料打造的,而且上面的纹饰文鸢只在年轻的时候见过一次。

        她想拿过来仔细看看,结果低估了它的重量,抱了一下没抱起来,顿时起了疑惑,按理说这种木制的盒子,再怎么沉也不至于抱不起来,到底是怎么回事,看着兴致勃勃地翻找布料的女儿,她没说话。


  https://www.lingdianksw8.com/40632/40632404/63043289.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lingdianksw8.com。零点看书手机版阅读网址:m.lingdianksw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