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三娘 > 第86章 道中落

第86章 道中落


三娘仔细回忆一番张悦的情态,  分辨不出任何不对的地方,  只能摇头以对。

        李棠闻言笑而不语,看着女儿露出个微妙的眼神,三娘琢磨着母亲的眼神不对味,  赶忙说:“娘,我瞧着张主薄家里井井有条,他的事情没影响到内宅分毫。”

        “傻孩子。”李棠笑叹,  视线挪到窗外阳光下叽叽喳喳挤成一团的麻雀身上,  轻声说,“她表现得一切如常才是最大的问题——张主薄风流好色的名声传了多年,  全部成就郭太太温柔大度的好名声,  因为这个,  眼下张主薄被妻妾一起嫌弃的事情所有人才会冷眼看笑话。可你要知道,像你爹似的不好女色的男人才少见,  大多数至少也睡过几个通房,  或是跟着同僚们出去风流快活。‘喜欢漂亮女人’又能算得上什么?张家在此地经营数代,  郭太太多少年都不计较丈夫玩女人,就因为对方是个蛮女,  她就真的那么爱国,  能暴起收拾丈夫了?张家姑娘的一举一动都在告诉你,张家表面上看着是张主薄的家,但他在家中并不威严,因为这个,作为顶梁柱的父亲被母亲接连打伤两次,  张家姑娘才会一丁点忧愁、恐惧的神色都不曾流露,而且……”

        李棠说着摇摇头,“张家夫妇、父女之间关系也未免太冷了些。”

        三娘听着母亲分析的话垂下头,沉默过后忽然说:“若是爹也像张主薄一样,把家里的仆妇都碰过,我……我不知道会不会还像现在一样敬重爹。”

        “说你实心眼,怎么就不开窍呢?即便你不如现在一样,难道你爹被连着打了两顿,你还能无动于衷吗?”李棠说着把三娘揽进怀里,牵着女儿的手放在自己尚未鼓起来的肚子上,“至亲至疏夫妻,张主薄这些年的作为让郭太太对他没有任何怜悯和情谊没什么稀奇的。但张家姑娘生来就是张主薄的女儿,张主薄曾经特意从江南买了一张传说中前朝传下来的古琴给张家姑娘当生辰礼物,可见他对子女还是十分呵护疼爱的,张家姑娘即便再心疼母亲,也不该像现在似的对她的父亲如此无情。再说,若张主薄真有给那宠爱的蛮女去境外寻找家人的举动,以郭太太多年隐忍的功夫,捂着这桩杀头大罪还来不及,哪里会张扬得人尽皆知。其中必有内情。”

        三娘不通男女之事,也还没来得及跟着母亲学习夫妻相处的道理,听到母亲的话才想到其中问题,脸上不由得显出几分后怕,咬着嘴唇说:“娘,那以后悦姐姐再邀请我,我便推了吧。”

        “这倒是用不着。他们家既然没把事情闹到你面前,你该走动就走动你的,不必成日闷在家里——你二表姐我不好管教,只能勉强关着她磨性子。你又不是出门就要惹事的性情,多和人走动些才好。”李棠看着女儿抽高了不少的身量,拍拍三娘的小手,“虽然我和你爹肯定会给你挑一桩稳妥的婚事,但再稳妥的婚事怕也难遇见像你爹一样愿意放妻子多多回娘家走动的。等你以后出嫁了,有的是闷在房间里的时候,现在一定要多出去。”

        这一次,李棠的话一点都不能打动三娘,她情窦未开,听着这些只觉得一切都遥远得摸不着,为了不让母亲着急,三娘脸上撑起个挑不出毛病笑容,一副羞涩的姿态把脸埋在李棠肩膀上,小声回答:“娘你担心的太多了。”

        读书久了见过历史上的波澜壮阔,三娘心里实在不耐烦家长里短的事情,随口拉扯个新话题,把母亲的注意力带偏。

        “娘,爹爹快出门了,行囊准备得如何了?可还缺少些什么需要我帮着动手的。”三娘伸手指向侧屋,贴着母亲询问,“娘,我见你衣食住行的东西给爹准备了整整四大箱子,爹只是回乡考一场试,用得着带那么多么?”

        “穷家富路,能带的都带上。你爹家乡太偏僻了,只要车还能拉动,凡是可能用上的都背着,以免不凑手连去买都找不到使银子的地方。再说,咱们娘几个这些年没跟着你爹回去过,已经是不孝顺了,哪还能不给你祖父、祖母带上心意。”李棠话到此处,微妙的停顿一下,随后才继续说,“更何况,你爹离乡多年,连乡音都说不利索了,我害怕亲戚们拿他当外乡人哄骗,想从他身上诈银子。”

        临近的人都会在不经意之间变成另一幅模样,更何况刘兴志离家多年。说是跟家乡兄弟“打断骨头连着筋”,实则不过是每年刘兴志送钱回去,他的兄弟们捎带土产过来的情分,李棠被外甥女折磨得早没了过去的单纯心思,一想到丈夫要回去家乡,就打心眼里害怕他会被什么事情缠住,眼皮跳个不停。心烦意乱之下,给刘兴志的行囊就收拾出了整整四箱子。

        三娘听得瞪大眼睛,过了好一会才有反应。

        多年以来的小家生活让完全忽略了其他人家都是三世同堂、四世同堂的情况,三娘虽然心里知道孝顺祖父、祖母,每年年节都力所能及的做着针线或是抄经送到寺庙中供奉来作为对老人的孝顺,但认真来讲,她并没有跟随在老人身边尽孝的意识。

        此刻,三娘猛然意识到,她爹其实是家中的幼子,若是按照寻常情况,幼子在外,无论母亲、兄长,还是她都应该回去祖宅,跟随祖父、祖母、伯父们一同居住。

        强烈的陌生情绪忽然笼罩在三娘头顶,让她一瞬间生出惊惶不安,但三娘很快把这些毫无意义的情绪抛开,顺着母亲的话打听起母亲为什么会生出亲戚在父亲身上诈钱的想法。

        “……娘,几位伯父这些年没少往咱们家送东西,您怎么会觉得他们……嗯?”三娘不安的抓紧母亲的手指,黑白分明的眼睛里透着些紧张。

        李棠苦笑道,“四文钱一升米,三升米能买一斤盐,家乡有田地屋舍,自家院子养活一头猪到出栏的时候顶破天花费一两银子。从两年前开始,咱家每年送回去五两银子孝敬老人。结果去年秋天,你三伯父给你爹送信,说家乡闹了旱灾,让咱们再捎回去五两银子救救难处。不到二百里的距离、也没有高山阻隔,咱们新昌县风调雨顺的丰年,我和你爹都不信家乡遭灾了。但你祖父、祖母如今年事已高,他们跟着你的几位伯父生活,若是你伯父们手里缺钱花,又怎么会好好照顾老人?我和你爹这才想着家里又不却五两银子,所以故意去外面换了五两碎银子包起来托稳妥的人给送过去了。我不知道他们是听到了什么,还是觉得咱们家手里有余财了就生出别的心思。但那是曾经养活了你爹的兄弟,只要他还没说出与亲戚生分的话来,咱们娘家就不要多嘴,让你爹为难。他脑筋清楚,是好是坏,等你爹这一趟走完回来了,咱们也会明白怎么回事的。”

        三娘听得头疼,皱着小脸说:“可那也是伯父们的父母啊!他们怎么忍心用祖父、祖母威胁你们要钱?”

        刚刚发出质问,三娘自己便了悟过来,看着母亲温驯的模样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伯父们还得在家乡过日子,他们哪能真的对祖父、祖母不孝顺呢?那些话只不过是说给自己爹娘听,能骗来钱财最好,骗不来也没什么遗憾的!只是,爹他一听到事关祖父、祖母,纵然有千般计量也不愿意拿老人平静逍遥的日子冒一丁点风险罢了。

        不,恐怕不光如此。

        回忆起父亲这两年总挂在嘴边的“小时候赶上灾年,要不是你伯父们每人均给我吃食,你爹早饿死了”的话,三娘想,或许父亲心里什么都明白,他只是忘不掉当初的恩情,愿意揣着明白装糊涂,被伯父们占便宜。

        ——李百户为爹安置了职务,爹尚且愿意倾家荡产的帮助李百户治病,给他活命机会的亲兄弟,爹自然更不会为了银钱与他们起纷争。

        这就和母亲明明不喜欢舅母,却仍旧要顶着舅母冷嘲热讽回去探望外祖父母一样,他们都不是不明白,只是因为有放心不下的人,而愿意接受其中让人不舒服的事情。

        “那不如在多给爹爹带两套外衫,省得爹爹有什么应酬换不开。”母亲故意委婉的解释,三娘自然不会把话说得太明白,知道了母亲的用心,她立刻和母亲商量起再给父亲的行李中增加些什么。

        “别,带外衫不如带中衣了,天气还热着,你爹长得威武,容易出汗。”李棠听到女儿的话又笑了起来,奇妙的神色再让三娘感觉到母亲话里有话。

        她盯着母亲看了一会,始终想不明白其中关键,等母亲睡着之后,王声家的贴着三娘耳朵小声解释:“姑娘,山沟里的穷苦人家喜欢翻亲戚箱子,只给他们留一套更换的外衫,其他都找借口‘借’走了不还。”

        三娘恍然大悟,没想到母亲连这种事情都替父亲考虑到了。

        随即,她又忍不住生出好奇心来。

        虽然说“刘家家道中落”,但既然她爹还能读书识字,几位伯父难道就真的那么差劲到去翻自己兄弟带回来的一箱子有没有多出的外衫?

        这也,太超乎想象了!

        作者有话要说:  讲真,刚回来赶上姨妈,其实不怎么舒服。

        后来想想自己连句交代都没有就滚了这么久,大家还愿意等着我回来,我得努力点。

        所以,宝宝拖着要爆炸的腰又撸了一章。

        么么哒,爱你们~


  https://www.lingdianksw8.com/25/25371/8740919.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lingdianksw8.com。零点看书手机版阅读网址:m.lingdianksw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