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三娘 > 第56章 迁居新

第56章 迁居新


“可我自己能做……”三娘不懂母亲的安排有什么意思,  小声反驳。

        李棠笑着拍拍三娘的小手,  “你看你指尖都磨硬了,  以后不准再做粗活。我以前让你做这些是害怕你离了人不会做,既然会了就不必再做了。”

        三娘看了一眼自己的手,再看看母亲总不忘记涂手脂而分外细腻柔软的纤纤长指,  乖乖点头。

        用过饭刘兴志去县衙上班,李棠约得掮客上门,  带了好多张等待租赁的房屋样式,和过来讨好三姨母的单辉撞在一块。

        “你先去东侧件书房看一会书,  等我商量完正事的。”李棠急着换房子,没时间也没心情跟单辉废话,  直接把她支去隔壁自己玩,自己带着三娘招呼上门的客人。

        过来的掮客夫家姓吴,此处的院子就是由他家做中人联系的,虽然房屋陈旧,可并没有破损,  又提供了免费的家具使用,价格十分公道。房主也是好说话的人家,  让李棠对吴婆子的能力十分满意,再换屋子也打算把活计交给他们家牵线搭桥。

        吴婆子长得一脸和善,只有笑起来的时候细长的眼睛里会流出几分精明。

        不光李棠对吴婆子家办事满意,对于刘家这种给钱爽快又不喜欢没事儿找事儿的客人,她也欣赏得很,听闻刘家要换个更大的屋子还找她忙活,  吴婆子一大早了就赶过来,把自己手里压着不错的屋子图样全带来让李棠挑选。

        吴婆子把图纸往炕上一铺,满面笑容的行礼问候:“刘太太万福。看您气色红润,身上的病全好了吧?呦,这是三姑娘吧,长高了,还漂亮了!三姑娘专门挑着老爷太太好看地方张,这孩子有福气。”

        “劳您惦记了。”李棠听到吴婆子夸奖女儿,脸上漾开笑容,招呼道:“您坐。今天请您过来是想看看有没有两进的院子租住的,不必太大,内外一共有十五、二十间屋子足够。我希望能清静点,地段又别偏僻了。您也知道我儿子快到考学的年纪了,要是院子在的地方太闹腾,我怕他年轻贪玩,不专心了;可要是太僻静了,我家老爷上衙也不便捷。”

        “我办事,太太放心,咱们不是赚昧心钱的人,这生意啊,还是天长地久的好,纵然做不成也该结交些人家。”吴婆子一面跟李棠说话,一面按照李棠的意思把适合的院子图纸挑出去放在一边,遇上有一份的时候,露出为难的神色,似乎难以取舍。

        吴婆子的举动让三娘伸出好奇心,忍不住探着身子向前望。

        三娘很快意识到自己的举动不雅观,赶紧收回视线,垂下眼睛乖乖坐在一边玩着络子,换着几个自己会编的花样来回编。

        小姑娘的举动没逃过吴婆子的眼睛。

        她带来的东西本不是不能看的,眼见主人家的姑娘有兴趣,赶紧捧过来说起闲话。

        “这宅子在城南,往东走两条街就是县衙,前面两百步就是街市,闹中取静实在是处好地方,连宅院都是新的,就是有点不大不小的问题。”吴婆子说着笑起来了,神神秘秘的眨眨眼睛,压低了声音道,“这宅子是城里姓郑一户米粮商人给自己盖了庆贺六十大寿的。结果六十大寿没过,倒是有一对母子从外地赶过来了,说是郑大户的结发妻子,手里还拿了聘书。当时事情闹得满城风雨,都去见官了。结果怎么着?那母子不但说得都是真话,郑大户原来还是人家的上门女婿!”

        众所周知,无论什么男人,只要给人做了上门女婿,那么他的身份就不再是“一家之主”,更不会有私人财产,这位郑大户给人做了上门女婿就是同样的道理。只不过民间事情讲究个“民不告、官不究”,可惜郑大户家人显然忘记了这么道理,想着郑大户的钱财都是自己走南闯北赚来的,以为见官能给后来按照自己心意偷娶的妻子和儿子分一笔财产。结果遇上最爱抓典型的钟县令,一口气把郑家这么多年来的银钱清算了全判给郑大户的妻主,偷娶的妻子成了不受律法保护的婢妾,“儿子”也成了妾生子,一下连祖宗都没了。

        郑大户受不住打击,没挺到期待已久的“六十大寿”就一股火没了。可他的妻主还在,那女子这些年忍了多少窝囊气,一朝发作起来自然不会容忍丈夫在外面养着的一家子妖精,咬牙把人全绑回家乡,再没人知道下落,回头将郑家在新昌县的宅院全让人卖掉。

        “……这不,这么个好宅子就落到我家那口子手里。小郑老板让我家那口子帮着或是租出去或是卖掉都成,只是不想再看着心烦了。不瞒您说,宅院用的全是好料子,还有用三合土砌的地窖呢,就算遇上洪水都不用怕。只可惜在原来的主人名声不好,许多人觉得不吉利,才一直空了两、三年还没个着落。”吴婆子惋惜的摇摇头,心想着刘家夫妻和美,想必更在乎名声和运道,不会问这座宅院了,抬手就要把图纸收起来。

        没想到李棠伸手拦住她,颇有兴致的追问:“这宅子租的话,怎么个租法?卖又是怎么卖?”

        “租的话,一年二十两银子不包家具;若是想买,二百两搭送宅院里的全部家具不还价。”吴婆子顺口说完,忍不住感慨,“不瞒您说,这价格真是打着灯笼都找不到的好去处。房舍不但有两进,内院还隔成了两个小院,最妙的是,院子里面有一处活泉水,泡茶洗笔都带着股难得的雅致。”

        可惜院子原主有这么个名声,最可能买下它的读书人听说就掩鼻遁走,剩下的人家又出不起价钱,让接下房子的吴家想脱手都难。若是再这么拖下去,再过两年,风吹雨淋的无人休整,一百八十两也没人买了。

        李棠与丈夫出门时候还真见过郑家新建的院子。

        刘兴志大户人家出身,小时候住得亭台楼阁,心里对建房子的门道颇知道些。他看到地基和堆在院子里的布料就断言郑家这桩宅子用的木料最少就花了五、六百两银子进去,让李棠记忆深刻。

        眼下听到吴婆子报上来的价格,李棠心动不已。可她囊中羞涩,琢磨了一会,无论如何凑不齐二百两的巨款,叹息一声便绝了心思,低声道:“二百两,价格倒是公道……可我家里却没这么多了。”

        吴婆子一听李棠有意郑宅,登时双眼发亮,打定心思哪怕先让李棠出一半——不,哪怕是三分之一都成——也要抓住机会把压在手里两、三年的宅子给卖掉!

        她往前挤着,顺手一指三娘,借着孩子的名义说:“刘太太,您要是一时不凑手,这房子钱分个几年垫点利钱给也成;若是能一口气全拿出来,奴家打包票,再给您往下砍十两银子!那郑宅有个二层的绣楼,哪家小姐要是能住进去,可真是有福了!姑娘这般标志的美人坯子,不和绣楼正合适嘛。还有那活泉水,太太的哥儿夏日在边上看书写字多难得啊。这宅子简直是天下专门给刘太太您家里准备的!”

        李棠虽然心动,可她也没有被吴婆子忽悠傻了,眼看吴婆子如此积极,反倒想明白宅子不好卖的缘故了。

        她矜持的勾起嘴唇轻笑,“实在不想瞒您,家里的钱借出去了,我手头只有不到四十两的活钱,真买不起,就算心里想,每年也只能出这么多,拖个五六年的,想必卖家不愿意。宅子挺不错的,还是慢慢等待有缘人吧。”

        “刘太太,您……您让我合计合计!”吴婆子急得满脑门子汗,一时间拿不准注意分五年让李棠把宅子买走,到底算不算赔钱了。

        李棠也不劝她,垂眸拿起其他图纸翻看。

        三娘是见过母亲杀价的本事的,配合的说:“娘亲,我不想住那么大的院子,三娘会怕。爹爹住得远了,会不会不喜欢我了……”

        李棠眼中含笑,斜睨人小鬼大的女儿一眼,微笑道:“爹娘暂时也买不起那么大的院子,不过是说说罢了。要是真买回来,每年修缮院子的钱还得三、五两的银子呢,这钱都够咱们全家吃饭的了,太浪费。”

        “那太好了,咱们再挑个比现在多两三间屋子的小院子就好。”三娘欢欢喜喜的拍手,脸上一派欢快。

        吴婆子简直想给刘家三娘这个小姑奶奶跪下了!

        刘家太太看似跟女儿说话,实则吴婆子哪里不知道是递话给她听呢?房舍放置得越久、没有人气,破败得就越快。光是这个缺点还罢了,偏偏无人居住的屋子必须雇佣人员看守,防止有闲汉偷偷闯空门,进去偷物搬瓦;而看屋子的人也不能住在院子里头,因为“住过人”的院子就不值那么多钱了。

        反正每年空着雇人看守也得二两银子,房舍维修都得自己家出钱,若真再拖个三五年卖不掉,还不如让刘家太太分期分批的把银子交上来。

        吴婆子咬咬牙,忍不住涎着笑脸凑上前:“刘太太要是有心想要郑大户家的院子,分个五年不是不成,只是这个价格。嘿嘿嘿,恐怕不好商量呐。”

        她不是非要郑大户家的院子,但吴婆子却急着卖房,谁着急谁才会退步。

        李棠既然不是着急的人,自然不肯退步。

        她避开吴婆子曾经说过的“一口气交钱能讲到一百八十两银子送家具”的话,平静的说:“也不是非要那么大个院子,三娘说的有道理。我们不过是普通人家,强行买个气派的大院子,回头日子过得紧紧巴巴的图什么呢。我看这两个都是两进的院子,内外院一共十几间屋子,瞅着也挺的不错,不知道年租要多少银钱?”

        吴婆子看李棠这副不紧不慢的样子,彻底歇了赚钱的念头。

        她苦笑道:“刘太太是本事人,我也不跟太太耍心眼了。您要是真对郑家的院子有念想,一年四十两银子,五年交齐,家具还都搭送给太太——老婆子去和主人家谈!只一个条件,您得跟我马上定了契约。”

        李棠垂眸浅浅一笑,柔声道:“吴婆婆助我良多,和户主人定了契约在官府过明路自然是马上奉上银钱。”

        言下之意,必须让原主到场知道契约内容,而且内容一定要有官府的公证力,免得日后再生波澜。

        “这是自然,这是自然。”吴婆子满口答应,心想着日后可不能再接这种名声不好的院子贪图当中人的钱多了。拖了两三年下来,险些把自己的牌子都砸进去了。

        吴婆子着急定下此事,赶忙起身告辞,“我这里就联系郑家老太太和小郑老板,三五天内就给太太回信。太太等我好消息。”

        吴婆子一走,李棠脸上的风平浪静瞬间消失,高兴得抱着女儿在炕上转了几圈,兴奋道:“三娘,过几日,咱家就能有自个儿的院子了!这院子真是跟天上掉下来的一样,纵然让咱们家节衣缩食的过十年日子也赚大发了!”

        三娘被李棠转得头晕目眩,停下后一屁股坐在炕上,眼前全是闪闪发光的小星星。

        她迷迷糊糊的问:“那我真的要和爹爹、娘亲分开啦?我不想分开。”

        “三娘白日跟着你周婆婆读书,我就在隔壁院子。早晚两餐,三娘还是跟我和你爹在一块的,除了住得更宽敞,和现在没区别。”李棠害怕女儿多心,赶紧给她解释清楚,眼见女儿还是不太明白,干脆形象的说,“就是,三娘的屋子里再多个衣柜、书柜、箱笼、妆台、架子床,之后还有现在这么大地方能跑跑跳跳。”

        三娘似懂非懂的仰着脸想了想母亲描绘的画面,然后一脸认真的点头赞同:“那是挺好的,娘亲绣花的时候,就能把绣架放在屋里,不用出门晒太阳、吹冷风了。”

        “傻孩子。”李棠揉了一把三娘的小脑袋,把她抱到怀里,轻轻摇晃着说,“娘也不希望你以后在昏暗的书房里读书认字。”

        话虽如此,哄好了三娘之后,李棠把自己两套银头面翻来覆去看了几遍之后,咬牙和碎银子放在一块准备做定钱。

        吴婆子虽然走了,可外甥女还在,李棠把单辉叫过来仔仔细细询问了一番她近日动向,没想到单辉被看管在家里头不得动弹,倒真的乖巧起来,不再生事,每日只安安分分的读书,那个劲头颇像是要去考科举。

        李棠虽然觉得外甥女这状态不太对,可读书总比生事好,聊过后,就让单辉回家了,一点没想到单辉平静的模样回家就彻底碎裂,气得将瓷枕都磕碎了,“买房买地了不起吗?!摆脸色给谁看!我看你们能不能丢下我,我还非要和你们走了呢!”

        刘兴志晚上回家听到这个消息,也是喜不自胜。

        郑老太太母子本不是新昌县人,因为过世的郑老爷子的关系而对此地充满厌恶情绪,能彻底断了和新昌县的联系他们求之不得。一听刘家的要求就知道那也是办事牢靠而且怕麻烦的人家,正是和了他们的心意,对刘家的要求无有不应。

        刘兴志夫妻俩等了几天,吴婆子再次上门,和他们商量定了郑家人过来一起去县衙核定契约的日期。郑老爷与刘兴志一同签订了地契房契,刘兴志拿到印了官府大印的契约立刻掏出三个十两重的元宝和一堆碎银子、银首饰,让爽快的性子让郑老爷高心情好了许多,竟将他邀请一同去祭扫父亲的坟茔,请郑老爷“入土为安”,有什么不顺心的冲自己来,不要去打扰刘家。

        “以后老夫每年这个日子过来给父亲祭扫,刘老弟若是不介意,就订清明节第二日我过来收账。”郑老爷向刘兴志询问意见。

        刘兴志父母身体硬实,高堂都在人世,自然不在乎什么祭扫的日子晦气不晦气,直接说:“好,多谢郑老兄,也省得我往外地跑了。”

        商定此事,各自归家。

        到了夜里,刘兴志跟妻子兴致勃勃的一遍遍看着房契,悄悄说起郑老爷的古怪举止,“郑老爷真是恨透了他爹,人死了都不准他进郑家祖坟。”

        “当人上门女婿,吃喝住用都画着岳丈家里出的钱,用这些钱出人头地,就翻脸不认人,也难怪郑老太太母子恨他良多。”李棠推了推丈夫,不让他胡说,突然问,“郑老爷的坟茔修缮得如何?”

        “极近豪奢。”刘兴志中肯评价。

        “这不就得了。郑老爷一个当儿子的,他父亲做得不对,也让郑大户死后荣哀,还有什么可挑剔的,他们娘俩这么些年毕竟吃了好多苦头。”李棠随口评价。

        刘兴志回头想想倒是这么个道理,把对郑老爷的偏见抛开,设身处地为他一想,倒觉得郑老爷为人子,同时面对父母真是不容易了。

        或许是夫妻俩终于有了一个“家”,当夜两人都十分激动,根本无法成眠,商定了尽快搬家,要在春花绽放前挪到新房子里头去。

        新家的家具都是齐全的,不用刘兴志和李棠再添东西,刘兴志跟县衙里头的年轻力壮的壮汉们说了一声,就招呼到一群主动上门帮忙的力工,各个肩挑手提,把李棠、张婶、春桃收拾好的家什全都给运到了城南的新宅子去。

        李棠母女只抱了个装着金银细软的小箱就轻轻松松的过去了。

        到了晚上,李棠自然亲自下厨张罗了二十道好菜,好酒好肉的向丈夫来帮忙的同僚们致谢,让他们各个喝得面红耳赤、脚下发软的相互搀扶着才没醉死在路上。

        该忙活的都忙完了,李棠终于再次请吴婆子上门,客客气气的当着她的面打开布包,把里面的二百个打钱推到吴婆子面前,“一直忙乱,没来得及谢谢您出力。家里如今也没有余钱了,只好聊表心意。”

        吴婆子消息灵通,自然早就听说过李棠把家底掏出来借给李百户家治病的事情,还以为这笔生意拿了郑家的红封就不会再有刘家的谢礼,没想到李棠家都搬完上还会特意请她上门送钱!

        吴婆子激动得一把将钱搂到怀里,弓着腰给李棠连声道喜:“刘太太真是个敞快人,老婆子许久没拿过这么大一笔谢礼钱了。哎呦呦,难怪今个儿出门前,枝头的喜鹊咔咔叫,原来是刘太太的好运道等着我呐!”

        李棠绝口不提吴婆子一开始她不让自己家和郑家见面,必定没少在里头赚钱的事情,只微笑着说:“寻常人家纵使不缺银钱,也不会让我们小门小户的在新宅子里头住了五年才把钱款付清。你没少在里头使劲儿,我总得念着您的好,这是您应该得的,不嫌弃钱少就好。”

        “不嫌弃、不嫌弃,刘太太您也太爱开玩笑啦。”吴婆子心虚的往四处看了看,发觉刘家还没来得及买人把院子填满,就放下心,笑呵呵的支着身子坐到李棠身边小声跟她说起各家闲话,“您是不知道,前些日子薛巡检家里也换房子,嚷嚷着要三进的大院,我和我家那口子费尽了力气带着他们把城中所有租售的两进、三进大院全都看遍了,他们先看中了一户,给了个低的可怕价格让我去谈。我好歹也是吃这行饭的,不嫌弃丢人,差点被人家屋主打出家门才把价格谈下来,结果薛巡检上下嘴皮子一碰,又说那院子里头栽了柳树阴气重,不能住人,非要再换一户。反反复复的折腾了六户人家才选了个最便宜的两进院子!哈,我还当他们家真那么在乎风水呢!事成之后,给了老婆子十个打钱打发我。哎呦,不知道还当打发臭要饭的呢!”

        吴婆子自顾自说得开心,眼看李棠听归听却不跟着插话,心里猜李棠恐怕不喜欢听自己说长道短的,干脆换了话题,想跟李棠家里做别的生意,“刘太太,我看院子里空得很,还没洒扫完,是不是人手不够?我当家的开着牙行,虽然不是新昌县最大的,可也是正经的官牙,手里的人都有正经来路,不怕查身世。前些日子正巧收了一批人,男女老少都有,做粗活细活的也不缺,要是刘太太缺人,我挑选些模样周正、规矩好的给您看看?”

        李棠这一次脸上神情是真无奈了,她叹了口气,“不瞒您说,家里是真没钱了。我现在买不起人使唤了。不过您要是能牵线帮我寻四个实惠的帮工,那就再好不过了。”

        帮工也成啊!她男人手里压着不少人的卖身契呢,卖不掉在家里压着还得浪费粮食喂他们,能送到刘家当帮工,每个月的月钱不就等于自家白得的了么。

        吴婆子根本不挑活计,听说李棠要人,马上双眼发亮的问:“太太想要什么样的?”

        “两个做粗活的婆子,两个专门伺候三娘起居的丫头,若是帮工钱不多,再有个两个看家护院的青壮就更好了。包吃住,但每人每月我只能给十五枚枚铜板的工钱。”李棠琢磨了一下,把自己的要求都说了。

        管吃管住的话,工钱肯定不能和纯粹的帮闲比,但十五个钱的工钱实在不算低。

        吴婆子觉得李棠会办事,人可交,有心给李棠帮个忙让她记得自己的好处,干脆笑道:“要是刘太太无事,老婆子明天带几个人过来给太太瞧瞧,有可心的太太就留下先用着,一季度一结账给我就成。”

        “多谢您了。”李棠起身给吴婆子行了一礼,吓得吴婆子赶紧避让,可她这心里头说不出的痛快。

        吴婆子还有事情,再说几句话就告辞了。

        三娘新奇的在院子中从里到外的跑了几圈,然后回到李棠身边,兴奋的说:“娘亲,新家好大,这是咱们的家了对吧?不用再担心屋主不租给咱们了对不对?”

        李棠没想到三娘还记得幼年时候住的小院屋主想把房子收回来给亲戚住,不租来赚钱的时候的事情,心下一酸,红了眼睛。

        她抱着三娘,胸中涌起万般柔情,“这以后就是咱们的家了,谁也不能让咱们搬出去——来,三娘跟我说,你喜欢哪个院子?娘给你布置得漂漂亮亮的。”

        三娘原本兴奋的小脸一跨,眼睛里漾着一汪泉水,可怜巴巴的说:“我、我想和爹爹、娘亲一起睡。”

        “三娘不是早就会自己睡了吗?怎么又要和爹娘睡了。”李棠虽然心中奇怪三娘的反应,却没直接斥责女儿,而是轻声细语的询问女儿转变的缘故。

        三娘把小脸埋进李棠怀里,小声说:“窗户外面有东西,晚上总是敲敲打打的,我害怕。”

        子不语怪力乱神!

        李棠被女儿的话吓得心中猛跳,一下子想起外甥女曾经烧掉了女儿的生辰八字,忽然又不安稳了。

        会不会,真的是单辉做的事情给三娘运道造成影响,让女儿沾上不干净的东西了?

        李棠心中惊疑不定,一时间拿不住主意。

        最后,她想着家里施粥、舍冬衣的好事从来没少做,日常还会帮着点街面上的小乞儿,纵然有妖邪作祟,也不该缠上三娘,总算是慢慢鼓起勇气。

        李棠害怕自己脸上露出不对劲儿的神色,反而给了女儿不好的想法。她强行挤出个笑容,牵着三娘的手把她拉到昨夜睡过的屋子,故意绕到三娘指着有声音的窗户外面一起查看。

        窗外一颗矮趴趴的柳树伸着细弱的枝条搭在窗框上,稍微有风吹过就发出“啪啪——噼啪”的声响,让人无端心中发慌。

        看着不像是刻意栽下的,更像是种子随风吹进来,在这里落地扎根了。

        发觉窗外确实有一棵树让李棠放下了悬着的心,舒出胸口郁气。

        “三娘,柳树长大这么大不容易,垂柳最爱水多的地方。等过些日子柳条上抽绿芽了,咱们寻人把它挖出来,送到泉眼边上再种下去好不好?这几天三娘就先跟爹娘睡,等把柳树安置好了,三娘再搬回来。”虽然确定了窗口有树,可为了让自己心安,李棠还是决定让孩子跟自己睡一阵子,等把家里收拾一番,靠近门窗的数目都挪开了,再让三娘回去住。

        ……那时候,周佐也能住进来了。

        三娘有个可靠的长辈陪伴,她才能安心。

        三娘红着脸点点头,开始为了自己大惊小怪而羞涩,李棠想着反正家里人手不够,不如先去母亲家中坐坐,也把自己买了房舍的事情和母亲说了,省得她总嫌弃自己丈夫没能耐,不如姐姐们能跟着男人吃香喝辣。

        换过衣裳,李棠带着女儿闲逛到母亲家里,短短几十步路让三娘笑弯了眼睛。

        她开心的摆着手臂,脆生生的说:“娘亲,家里和外祖父家好近啊,我以后可以经常来看蓝蓝和外祖父,娘亲也可以经常来探望外祖母和大表姐,不用担心她们了!”

        女儿的话让李棠顿住脚步,禁不住好奇的问:“三娘觉得我常常惦记着家里?”

        三娘不明白母亲为什么这么问,实心眼的回答:“娘亲不长催爹爹给祖父、祖母写信,可回娘家很勤快,所以,应该是很惦记外祖母和大表姐吧。”

        李棠心惊不已,发觉自己行为不妥,反思起自己是不是与公婆离得远了,就仗着丈夫的呵护宠爱而得寸进尺。

        近在咫尺的娘家忽然对她没什么吸引力了。

        李棠牵着三娘在街上站了片刻,抱着她转身回家,“咱们去外祖母家确实太多了,今天就不过去了。柳树挪开之前需要修剪枯枝,三娘陪我给它剪枝好不好?”

        “好~!只要和娘亲在一块,三娘做什么都开心。”三娘欢欢喜喜的抓住李棠下裙,跟着母亲回到家,蹦蹦跳跳的跑到窗下的柳树边上,俏皮的在树干上比量着自己的身高,“娘亲,它分叉的地方还没我高呀!是不是我长高了?”

        李棠从张婶子手里拿了把捡到,带上手套,扶着枯枝将其剪下丢在一块,笑着把三娘揽到自己身边,同自己比量一番。

        “三娘真的长高了。唔,不多,有这么高。”李棠笑着给女儿比了一个指缝的高度,然后说,“等过些日子周女官来了,三娘要一门心思的跟着她好好学,不要分心。你看,柳树就是分心得太早,又太贪心,在没长成之前想分出更多的枝条,所以才会不长个子,把自己耽误了。”

        “娘亲,那咱们给柳树修剪好了枝条,把杂枝都去掉,它还能长高吗?”三娘咬着嘴唇,一脸担心的看着矮趴趴的小柳树,仿佛它这辈子就是个树墩子了。

        三娘的问题把李棠逗乐了,柳树主干原本就生不高,再努力也只能长到“柳树”的水平,不可能如同挺拔的杨树一般不断向上,成为参天巨木,但李棠还是认真回答了女儿的问题:“把边上的枝杈修剪掉,它还可以长高,但不会像只有一根挺拔主干的树木那么高。”

        三娘若有所思的点点头,伸手抚摸着柳树的枝干。

        等到李棠把柳树的枯枝修剪完,三娘像是忽然开了窍,催母亲回房休息,自己重新将家里的院子逛个遍,到了晚上吃饭的时候绷着小脸认真和父亲说:“娘亲今天教我新道理了,该学习时候分心的孩子长不高。我把家里的树都看遍了,分叉多的树,真的没长高。”

        三娘说着露出一个惊恐的眼神,大眼睛里几乎蒙上泪花,连声保证:“我一定不分心,跟着周婆婆好好学!”

        刘兴志莫名其妙的看向妻子,见李棠笑着和他摇头表示没什么,才放心和女儿说:“那真是太好了,现在过了二月二,钟县令开始办公,今天把压在身边的好几个案子都判了发下去,周家那群花费周女官银钱的侄子侄孙们都被县令大人下令责打十棍,将侵占周女官的财产归还。这几天你就可以去拜访周女官,请她到咱们家里来坐馆了。”

        “那你的事儿呢?不是说要去县学见举人吗,怎么又去县衙了。”李棠着急的向丈夫追问。

        刘兴志握住妻子的手,露出个让她放心的笑容,温和道,“周举人没对我藏私,把他和他家哥儿用过的书都借给我了。见他没误了多少功夫,我看还早就回去县衙了——哦,对了,李大哥的身子骨可算是好了,我看到他出现在卫所了。虽然人瘦了许多,可看着精神头挺不错的。”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老板的支持,么么哒。

        陶陶幺幺扔了1个地雷


  https://www.lingdianksw8.com/25/25371/8740889.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lingdianksw8.com。零点看书手机版阅读网址:m.lingdianksw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