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再见,咸阳 > 第9章 左右为难

第9章 左右为难


赵政已过束发之年,加之之前出了沈洛伊的事情,赵姬便与吕不韦商议赵政大婚之事。

        赵姬将吕不韦召入甘泉宫,与其商议:“虽然国事繁忙,可是政儿的心事你可明白?”

        吕不韦疑惑不解:“政儿,能有什么心事?”

        赵姬嗔怪吕不韦:“政儿已过束发之年,正是情窦初开的年纪。洛伊与政儿自幼相伴,情谊深厚!本宫担心政儿,对她动了不该有的心思!你是仲父,政儿与你亲近,你是不是要多关注一下这方面,别老忙国事!”

        “太后怕是多虑了!这沈姑娘可是政儿在邯郸的先生,政儿应该不会如此不顾理法人伦!”吕不韦讪笑。

        “生辰那夜,政儿可是把她留宿在寝宫里!此事很快就传遍宫中,本宫才得以听闻。按照政儿的行事作风,一定第一时间就封锁消息,可是为何没有这样做?”

        “太后的意思是政儿故意为之?”

        赵姬点点头,又说:“过几日,你就和本宫一同下诏,替政儿求娶六国公主!娶了亲,希望能将不该有的心思收回来吧!”

        过了几日,吕不韦告诉赵政娶亲之事。赵政一心专注于东出,想要及早接管政权,所以无心于成婚。

        自赵政生辰之后,已经数月不曾见过沈洛伊了。赵政心里甚为苦闷,所以就把沈洛伊从相府里拉了出来。垂帘淄车一路向南,赵政和洛伊同乘一车,气氛有些怪异。

        淄车行驶了一刻钟,抵达上林苑。进入上林苑,周围是一片广阔的草场,赵政平日就在此练习骑马。

        正值初秋,微风中透着一丝凉爽,绿意绵延数十里。沈洛伊真的太久没见过这样的景致了,不免心情愉悦起来了。

        赵政唤侍从牵了两匹马,自己翻身上去,居高临下对沈洛伊说:“上马,随寡人走走!”

        沈洛伊也想帅气地骑上马,可是战国时期的马是没有马蹬的。之前都是借助外力,这次她可上不了马。

        犹豫了一会儿,沈洛伊还是对赵政说出了实话:“大王……那个……我上不去……”说完她自己都觉得难为情,然而也没有其他办法。

        赵政唤来左右将马带走,然后翻身下来,倏然将沈洛伊抱上马,随后自己也翻身上来。

        沈洛伊侧身坐于前头,赵政正坐于后,双手将沈洛伊围于胸膛之间,俩人坐姿略显暧昧。

        沈洛伊觉得十分不妥,于是连忙对赵政说:“大王,还是让我独御一马吧!这样实为不妥!”

        “寡人心里烦闷得很,先生就让政儿逾越一会吧!”赵政的气息在沈洛伊的头上飘过。

        马开始慢悠悠地走着,赵政目视前方,略有所思。沈洛伊不敢乱动,心跳加速,身体紧绷,连呼吸都不敢太大声。

        “大王,可是有心事?”沈洛伊打破沉默。

        “太后与仲父要寡人成婚!现在,六国的公主都动身来咸阳了。”

        “大王束发之年,成婚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为何要烦恼?”

        “寡人承先王之志,尚无立后之意!”

        “自古以来便是成家立业,早些成婚也是好的!成了婚,立了王后,对大王也是有好处的。况且多几个女人照顾关心,难道不好吗?”

        “政儿有阿母和先生就够了,不需要其他女人!”赵政微怒。

        沈洛伊却笑了:“大王又在说小孩子气的话了!其他女人能给大王绵延子嗣,而我们是没法取代的!”

        “难道先生不是女人吗?为何就不能替寡人绵延子嗣?政儿已经是个男人了,先生如果还将寡人当作幼子来看待,那才是真的糊涂了!”赵政语气似乎急了起来。

        沈洛伊被赵政的话惊住,久久不敢说话!马绕行一圈,然后停在原地不动,赵政此时开口:“寡人带你回相府吧!”

        不等沈洛伊反应,赵政就驾马带她出了上林苑。沈洛伊与赵政共乘一马,引来街上诸多百姓瞩目。

        在现代男女共乘司空见惯,只是放在古代就不免引人注意了!

        马缓缓而行,沈洛伊急忙用袖子将脸挡住,身体也忍不住往赵政怀里靠。她倒不是害羞,只是担心赵政的举动会引来朝中的关注,到时候自己必受牵连,她可斗不过古人呐!

        几日后,六国公主进入秦国待选。由于韩国公主尚小,遂遣送回国。

        秦王政初立之时,以华阳太后为首的楚系势力很大,之后吕不韦和赵姬主持国政,楚系势力被削弱、打压。赵政登基为王,逐渐不满吕不韦和赵姬,双方矛盾激烈。

        在大婚之事上,赵姬和吕不韦拥立赵女,以华阳太后为首的楚系势力拥立楚女,两方势力不停碰撞、摩擦!

        华阳太后召见了其弟阳泉君芈宸以及昌平君芈启、昌文君,商讨立后事宜。

        阳泉君芈宸说:“姐姐,听闻吕不韦和赵姬想让秦王迎娶赵女,我看大王心里并不乐意。”

        “自文信侯主政,我楚系势力被大大削弱。赵姬那个村野贱妇,只知以淫词艳舞取悦男人,哪里懂国家大事!还想让大王迎娶赵女,本太后不会让她如愿!”华阳太后不满。

        昌平君芈启道:“大王和文信侯、帝太后之间矛盾渐深。姑母让大王迎娶芈妍,大王不能不顾及!”

        昌文君芈颠也附议:“阳泉君和昌平君所言极是!只要大王立了芈氏为后,我楚国才可保无虞!”

        华阳太后深知其理,但她不过一个守寡的妇道人家,争取夺利于她并无兴趣。然而事关母国命运,她少不得要插手一回。

        华阳太后召见了芈妍,并在昌平君芈启和其祖父阳泉君芈宸的安排下与赵政见面。

        朝堂之上百官再次提及娶亲之事,吕不韦集团拥立赵女,阳泉君芈宸、昌平君芈启的楚系集团拥立楚女,赵政甚为苦闷!

        朝议结束,赵政便带着蒙恬和蒙毅往渭南上林苑。上林苑不仅修建了骑马的草场,其右有偏殿。偏殿里面修建几处亭台楼阁,假山池水环绕,风景别致!

        阳泉君芈宸带着孙女芈妍先来拜见华阳太后,并安排等候在草场右面的偏殿。每次赵政骑马之后都会前往稍作休憩,之后返回章台宫。

        楚女芈妍巧施脂粉、华服豪饰,坐于亭中,纤纤细指弹奏起《卫风·淇奥》: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僴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青青。有匪君子,充耳琇(注)莹,会弁如星。瑟兮僴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如箦。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宽兮绰兮,猗重较兮。善戏谑兮,不为虐兮。”

        赵政驻足倾听,一曲终了说道:“好曲!”赵政走进亭中,楚女也起身行礼。

        “此曲名《淇奥》,美武公之德也!武公能听谏言,以礼约束自我,得以相周!”赵政说道。

        这个武公,是卫国的武和,曾经担任过周平王的卿士。史传记载,武和晚年九十多岁了,还是谨慎廉洁从政,宽容别人的批评,接受别人的劝谏,因此很受人们的尊敬,人们作了这首《淇奥)来赞美他!

        楚女巧笑倩兮,语气温柔:“大王博学,芈妍喜它之音律昂扬,却不知其中的深层含义!寡陋寡闻,让大王见笑了!”

        赵政扯了扯嘴角:“世上女子通晓四书五经的极少,又何敢强求学识见闻呢?”

        “未见大王之前,芈妍只当您不喜涉猎此等儿女情态之物!”

        “寡人年少的授课先生曾说过,因此懂得!”赵政突然想起了沈洛伊讲述《诗经》的情景,他不由地轻轻笑了起来!

        临走之前,赵政赏赐了芈妍一本《诗经》,打算去找沈洛伊。芈妍虽得了赏赐,心里却七上八下。华阳太后和阳泉君认为,赵政赠《诗经》是一个好的预兆,也许是认定了芈妍。

        淄车驶至吕不韦府邸,沈洛伊被赵政带入章台。寝宫门口站着守卫士卒,殿内也有服侍的太监,赵政和沈洛伊一前一后进入,分别入席。

        此殿墙壁刷以白色的粉末,八根大柱作为支撑,柱上绘有图纹,大殿左右置青铜制成的长明灯架,地面由平整光滑的朱红色地砖铺就。

        沈洛伊忍不住环视了一周,最后视线落在眼前赵政身上:“大王是为了迎娶六国公主之事而来吧!”

        “先生果真聪慧!寡人确实为难。”

        沈洛伊抿了一口茶,缓缓开口:“我想,大王为难的原因有二。其一,大王不想娶亲;其二,不知该娶谁,可对?”

        赵政叹气:“太后和仲父主张娶赵懿,祖母太后、阳泉君等人主张娶芈妍,双方都有自己的小算盘。寡人根本不想成婚,可是太后和仲父执意如此!”

        “此事倒也不难办!大王既不能违拗华阳太后,也不好拒绝太后和文信侯,不如就将楚女和赵女都娶了吧!”

        赵政却更烦了:“寡人不想娶亲,先生倒让政儿都娶,这岂不是违背初衷!”

        “两方都不好驳了面子,这便是最好的办法了!不过迎娶两名女子,又没人强求你和她们白头到老!”

        赵政觉得很有道理,于是便决定迎娶赵氏和芈氏。

        关于赵政有无立后的说法一直不明晰,暂时还没有发现确凿的记载。沈洛伊真的特别想知道赵政究竟有没有立后,好奇心驱使下就问出了口:“大王,您为何不立后呢?”

        赵政看了她一眼,继而说:“寡人只愿完成秦国历代先王之愿,勉力东出,一统四海!这不也是先生的愿望吗?”

        沈洛伊点点头,赵政又继续说:“寡人尚未亲政,大权皆在母后和相邦手中,父王死前也不忘东出之志,寡人必秉承其愿致力于东出!先生可愿助寡人一臂之力?”

        “得大王重用,是我之幸!哪敢推辞呢?”

        水工郑国替秦国修渠以来便一直与韩国保持联络,伺机将秦王对韩态度密报于韩。不久,郑国间秦身份被发觉,吕不韦当即派人捉拿了郑国。

        秦王赵政立于大殿之中,脸有愠色:“寡人真心委任先生为秦修渠,竟不想韩王欲以此拖垮我秦国,以苟存韩国!如此小人行径,韩王到底小看我秦国了!郑国,寡人问你此渠何时能成?”

        郑国跪在地上瑟瑟发抖,面对秦王赵政的问话只能如实回答:“禀大王,此渠至少需耗时十年方能修成,小人不敢欺瞒!郑国本为韩延命数年,却也是尽心尽力替大王修渠,丝毫不敢懈怠!渠成,亦是秦国万世之利也,请大王明察!”

        郑国虽是细作,但热爱修治河渠,因此他背叛了韩王,一心一意替秦国修渠。

        赵政沉声道:“寡人就给你郑国几年时间,若渠不成便夷三族!”郑国巍巍颤颤地退下了。

        赵政采用了沈洛伊的计策,同时迎娶了两国公主,并尊楚女芈妍、赵女赵懿为夫人。君王嫁娶乃是举国大事,礼仪繁冗而又极度讲究,可惜沈洛伊不能亲临现场。

        李斯在文信侯府邸任舍人,与相府谒者王绾交好。李斯任郎之后,王绾因办事无误而被擢升为少史。王绾政见与吕不韦投合,办事又勤勉,因此文信侯便想要提拔王绾为长史。

        恰巧赵政想拔擢李斯为长史,加上太后赵姬也帮赵政说话,吕不韦只好升李斯为长史。王绾之才在李斯之下,心甘情愿居于少史之位。


  https://www.lingdianksw8.com/13393/13393977/64843851.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lingdianksw8.com。零点看书手机版阅读网址:m.lingdianksw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