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娘子在上:王爷,悠着点周若彤萧成渝 > 第290章:褚府怪客

第290章:褚府怪客


月光发白,照的地上的雪也发白,连角落里的阴影也不放过。

        汉子的烟杆垂下,铜制的烟头上面斑驳点点,烟已灭,在寒夜中很难在点燃。

        “你受伤了。”田文清自密林深处走出。彭忠慌忙的将右手收于袖中,满脸尴尬的笑道:“怎么可能?”

        田文清没有理他,独自走向一棵老树,一只箭翎没入了树身,他用手拔,没有拔动。猛一用力,老树嘎啦一声怪叫,树身以箭翎没入之处为圆心断裂开来,哗啦一声,积雪将青年的黑丝染白。

        “我迟早杀了他。”田文清望着手中那支黑亮冰冷的箭翎悠悠的说,说罢,他猛地将箭翎抛了出去,嗖的一声,箭翎穿过了枯枝,钉死在了一棵树上,树旁,站的是顺王。

        彭忠心想,顺王何时得罪了他。

        顺王的脸上看不出表情。

        顺王身边的周若彤没有对突如其来的那一箭说什么,也没有对彭忠的负伤说什么,她冷静而坚定的转身,“上路!”

        到了官道上,路就好走了许多。

        六大商人,内务府供职,乃是当朝新贵,更是娘娘身边的红人,消息灵通的地方官员自然早作准备,招待的招待,送礼的送礼,一路上更是派遣官兵护送,弄得阵仗一点不比另一方的钦差依仗来的声势小些。

        另一边,京城内为即将到来的建元三年忙活着,国库逐渐恢复了元气,宫库也不如往年那般空虚。两年来,韩悦也算的上是呕心沥血了,最关键的是,皇帝大力整顿户部亏空一事,各地官员也不似往昔那般胡作非为,有所收敛,朝廷收的银子也逐渐容易些。

        自打宗养才这个刺头走后,董立本在吏部独木难支,是以不得不忍气吞声。相王的办事效率也极为明显,朝中官员升贬,除了个人能力外,还深得皇帝萧成渝的欢喜。

        吏部行事,本该受到内阁的掣肘。张甫之有了皇帝撑腰,不用上朝直面百官压力,在小房子里办公反倒是显得得心应手起来。

        相王试探了几次,想安排自己的几个人到关键部门,但一律被内阁驳回,相王知道,这其中,明显有顾之章的影子。

        但相王也发现,内阁在张甫之的治理下,显然秉持着公事公办的态度。官员的升调任免,内阁排出专员核查,凡事属实者,一律不卡,凡是不属实者,则看皇帝的意思,凡是不属实者,并涉及党争的,连皇帝的意思也不看了。显然,张甫之也变了。

        萧成渝现在对这个讨人厌的老头子越来越满意,不吭不响的把事办了,正是当下萧成渝最需要的国之栋梁。

        张甫之有大才,但为人刚强不知变通。在朝堂百官眼里属于那种粪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的那种。

        现在张甫之执掌内阁,毗邻勤政殿,直接对皇帝负责,无需直面百官,百官对张甫之做出的事情有意见,但总不至于跑到张府去闹,内阁既然直接对皇帝负责,百官也不好(不敢)在朝堂上对皇帝发难,是以,各部各事的效率自然提升起来了。

        萧成渝现在乐得清闲,这却苦了张甫之。老头子年岁本就不小,虽然身体硬朗,但高强度的加班,任谁也受不了。皇帝已经收到了张甫之多次催促,内阁需要更多的新人填充,萧成渝却犯了愁。

        能用的,萧成渝自然全给调回来了。若是在安排新人入内阁,那么势必将污染内阁的纯洁性,若是在调张甫之门生入内阁,皇帝给内阁的权力已经够大了,两个一品,在加上一堆门生,势必引起满朝反弹,现在内阁毕竟根基不稳,萧成渝也不敢妄动。

        面对张甫之的催促,萧成渝只能搪塞,让他忍忍,等等,新人很快就到。百官们似乎嗅到了其中猫腻,纷纷进言愿入内阁为皇帝分忧。

        就连顾之章都毛遂自荐,愿加入内阁,萧成渝自然不同意。现在这样的三足鼎立的朝局,是他和周若彤苦心经营的结果,不能功亏一篑。

        从朝堂上选人,当下是不行的,那只有从朝堂外选人。百官们显然是瞄准了这个空缺,纷纷保举某某某入住内阁,萧成渝自然也是不许。

        但内阁急需新人,萧成渝也需要新鲜血液。相王看在眼里,对于这几日活跃如猴子般的顾之章,相王只是在心中冷笑,越活跃,皇帝越反感。

        当下大梁选材取士无非沿袭先皇那套,为了平衡平民和士族见的关系,科举和察举同行,现在内阁空缺,顾之章走的是察举的路子,但萧成渝显然不愿意,那么只有科举了。

        前几日,相王收到了消息,说是此次更随各大商队秘密出行的还有顺王,并无周若彤,相王虽然不明白,若是顺王出行,何不跟着钦差们一道出行,岂不方便些,但不管是顺王还是钦差,此番查案对准的都将是他吏部改革,因为大梁最大的人才储备地正是江南。

        江南有各大书院,请名师讲学,应对科举考试。江南富庶,更是历朝大员告老后的好去处,久而久之,权贵云集,自然也是察举选材的重要阵地。

        皇帝看来是想动江南了。

        相王在思量,是支持皇帝讨个情面,还是消极反抗,讨世家大族的情面。最后,他选择沉默,一切,都需要江南之行后再做定夺,但不管此行结果如何,他都决定好好地利用一番。

        是以,相王立刻在书房起笔,遣人着密信一封送与江南金陵。

        说来也巧,年末的最后一天,周若彤所在的商队刚好也到了金陵。

        商队在金陵城外就分道扬镳了,贾和春号称苏织名品,自然栖居姑苏。杨长典号称两淮盐商,自然栖居淮扬。褚向浩则居于金陵,作为江南大户,褚向浩自然是金陵城内的首富。

        小年夜,繁华的金陵城一片安静。此夜团圆,家家闭户,告祭先祖,阖家守岁,自然街上冷清。

        褚府的大门被敲响,很快,府上乱做一团,内里有奔走的家仆丫鬟高声吆喝道,“老爷回来了,老爷回来了。”

        褚向浩贵为金陵首富,但为人却是低调。虽是商道之人,却也儒道精研,不似他人妻妾成群。府上除了正妻王氏,还有三房小妾。

        此刻,王氏急匆匆的带着三位小妾到门前迎接。门前,有华轿停落,王氏激动的唤了声“老爷”。

        轿帘掀开,却见褚向浩一脸严肃的说道:“先让人将轿子抬进去。”

        王氏心中纳闷,老爷都到了府门口了,怎的还不下轿。但古时女子,向来三从四德,她也不敢多说什么,忙遣人将轿子抬进去。

        府上豢养的轿夫闻声而来,他们猛一抬,竟没抬起,另又叫了四个小厮前来帮忙。轿夫心里想,“乖乖,到底是京城来的轿子,连分量都不一样。”

        轿子里的褚向浩回头朝周若彤歉意一笑:“委屈娘娘了。”

        周若彤笑道:“客气了,倒是劳烦你了。”

        王氏在一旁指挥着,大队人马鱼贯而入。王氏心中更为纳闷,怎的这些人身上颇为冰冷,全无人气,商道之人向来活泼,看这些人倒像是军中来的。

        只是落在队伍最后的两人颇为有趣,其中一人腰间挂着一只大烟杆,满嘴的络腮胡子一裂开就是因为常年抽烟而害成的黄牙。

        “不错不错,都说江南的女子水灵,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大烟杆操着北方口音,裂开满嘴黄牙道。

        王氏脸上的笑容瞬间凝结,这厮,怕不是土匪吧。

        紧跟着彭忠身后的是一个面色惨白,双肩耷拉着的病怏怏的青年。青年生的还算俊秀,只是每走两步,都要剧烈咳嗽几声,王氏犹豫,要不要给他一块手帕,万一咳出血了呢。

        王氏脸上露出了笑容,抽出绣帕递上前去,毕竟此人看似落魄,但商道主妇仍独具慧眼,那小子身上的三分贵气,是难以掩盖的。

        王氏还没递出丝帕,那病青年却抬头冷冷道:“起开,挡着我了。”

        王氏在心中咬牙,这病痨莫不是发烧烧坏了脑子。

        褚府的院落里,此刻堆满了人,王氏心想,这些北方仆役,怎的不去厢房休息,她正打算招呼着,褚向浩自轿子里钻了出来,然后对周围府上围观的家仆丫鬟道:“看什么看,速速退下。”

        众仆役丫鬟见老爷心情不好,面色严肃,纷纷退下。王氏向前,刚想着问他要不要拜会老夫人,只见周围的那些北方来客呼啦一声全上了屋顶。

        王氏“妈呀”一声惊叫着跌倒在地,妇道人家,哪里见过这等阵仗。褚向浩扶起了她,轻声说道:“不可声张。”

        王氏机械的点了点头,这时候,轿帘再次掀开,走出了一个半老男人。王氏这回惊讶的说不出话来,若是夫君轿子里藏着一个美人,她还可以理解,怎么里面藏了个男人,还是个半老头子。

        褚向浩对此人极为恭敬,他躬身道:“王爷!”

        王氏觉得自己双腿发软,顺王冷道:“不能跪。”褚向浩一把搀扶住了王氏,顺王环视了一眼四周,连连点头,“是个好住所。”转而,他望向褚向浩:“都安排妥当了?”

        褚向浩望向王氏,王氏咽了口唾沫,“都安排妥当了。”

        顺王点了点头,这时候,不知从哪窜出的汉子和青年文士自不同的方向走出,彭忠对顺王说:“没闲杂人等。”

        田文清则谁也没看,好似自语一般,“没有。”

        顺王很满意。

        他伸手拉开了轿帘,先是走出一女子,接着,在此女子的搀扶下,又走出一女子。王氏眼睛瞪得老大,怪不得这轿子这么沉。

        “今日之事绝不可外泄,否则,我休了你。”褚向浩冷声道。

        王氏的身子一个激灵,“打死也不敢泄露。”


  https://www.lingdianksw8.com/13393/13393272/120246517.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lingdianksw8.com。零点看书手机版阅读网址:m.lingdianksw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