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清场


等到马车临近后,那守城的头目这才看清,马车的后面,还有两骑朝城门口而来。

        “站住!”

        守城的头目一手握住佩剑,一手伸向前方,马车缓缓地停下,带着草帽的车夫露出了一口黄牙,笑道:“哟!官爷,我们这赶早出城,官爷行个方便。”

        守城头目望了此人一眼,又望向那夹着马车的左右两骑,一个白衣文士,一个黑衫剑客,此等着装,一看就不是寻常人。

        石敢当和林光旭对视了一眼,然后林光旭下了马,拱手赔笑道:“这位将军,我等都是北地人,奉朝廷旨意来南地经商,现在家中生变,急需回返,还请将军行个方便。”

        说着,林光旭就走向前去,拉过了那小头目,从腰间解下钱袋,递给他,笑道:“我也知守城卫士辛苦,这些银子,就当给将军的酒钱了。”

        那头目直接推开了他,然后走向马车,“里面的,我得检查。”

        车夫脸上的笑容凝固,他的手摸向腰间的铜制烟锅。头目没有看到,直接掀开车帘,随行的卫士见到车内坐着的女子,急忙道:“这这不是”

        彭忠举起了烟锅,谁知那头目一个转身,直接一巴掌扇在卫士的脸上,“什么什么的,还不快放行!”

        卫士挨了一巴掌,毕竟官大一级压死人,更何况官大了好几级,也不敢抱怨,带着一众守城卫士开了城门,任由马车离去。

        等到马车出城后,那卫士小心翼翼的问道:“那车里的女子不正是我们要找的么?”

        那头目瞪了他一眼,然后直接转身离去。

        车内的顺王舒了一口气,说道:“看来全被娘娘猜对了。”

        周若彤说道:“若是临安真的要出事,那临安知府倒是会做人,平白的卖了个人情与我。”

        顺王说道:“就这样走了?”

        周若彤知他是何意思,毕竟,山外山里的十五万大军还在那里摆着呢。

        周若彤沉声道:“火速知会胡世海,让他在两淮做好准备。”

        石敢当勒住了马缰,问道:“河南郡的兵要不要调?”

        周若彤想了一下,说道:“先不动。”

        石敢当点了点头,然后说道:“娘娘,城外还有一千兵马,是我悄悄带来的,你留着防身。”

        周若彤没有拒绝。

        石敢当说罢,便快马加鞭的朝两淮行去。

        临安府内,童冠一坐在太师椅上,他的对面,一个头发灰白,身穿束腰黑衣白鞋的老人挺直了腰杆负手而立,来者不是别人,正是那长枪吴家家主吴崇喜了。

        吴崇喜问道:“周若彤可找到了。”

        童冠一两手一摊,表示自己的无奈,说道:“你也看到了,满城都是搜索,不见个人影。”

        “山里为什么不去看看?”

        吴崇喜眼中划过一抹寒光,童冠一看的分明。

        童冠一叹道:“那是相王的地盘,你不会不知道。”

        吴崇喜望向窗外,神色有说不出的冷漠。他说道:“你不愿去,我去会会他典章便是。”

        山外山内,典章有些无奈,周若彤竟然连个招呼都不打就走了,若是传到相王的耳朵里,他又是一顿好骂。

        吴崇喜孤身一人来到了军营,直言要见典章,恰逢那卫士便是江南人士,晓得吴崇喜是长春吴家的家主,名门望族,也不敢耽搁,就禀报了将军后将他领了进去。

        听罢吴崇喜的来意后,典章像是看傻子似的看着吴崇喜,他说道:“你一开口就要我的十五万大军,莫不是在痴人说梦?”

        吴崇喜正色道:“典章,你要知道,若非三老三公的容忍,你们能在江南招募到十五万的私军?”

        典章也回以颜色道:“吴家主,若是这么说,可就没意思了。江南道本就是先皇给殿下的封地,殿下坐镇江南道,对你们这帮遗老还不够好吗?”

        吴崇喜又说:“此事,自然与你们有好处。相王在朝中的处境,你们自己也知道,相王的野心,三老心里也是清楚,与其在朝中窝窝囊囊受那萧成渝小儿的气,不若和三老合作,到时候我们划江而治。”

        听到“划江而治”的时候,典章忍不住哆嗦了一下,他想了许久后,说道:“此事我不敢拿主意,还需殿下定夺。”

        吴崇喜说道:“我们可以等,但是时间越长,对你们可是越不利。”

        典章来回的踱步,然后停下,故作为难的说道:“此事,我一人断断拿不得主意。这样吧,我把临安让给你,这是最大的底线。”

        吴崇喜也在心中舒了一口气,这已经是他希冀到最好的结果,临安是重中之重,不容有失,若是相王铁了心和朝廷一条心,那么他们将面临北有两淮宇文靖,南有典章的腹背受敌的下场。

        吴崇喜接着说:“把周若彤给我。”

        典章神色冷了起来,“你在开玩笑么?”

        吴崇喜说道:“你知道,光是把临安让给我,已经是死罪了。我知道周若彤在你这里,交给我,对你只有好处。”

        典章说道:“我不知道她在哪里。”

        吴崇喜逼近了两步,左右将士知晓这个吴家家主武艺高强,是以纷纷拔刀,怒目而视。

        典章冷笑道:“吴老家主,怎么一大把年纪了,还犯糊涂。帮你是情面,不帮是本分。吴家主可是连这临安也不想要了?”

        吴崇喜闻言,稳住了身形,哼了一声,就离去了。

        典章朝地上啐了一口,冷哼道:“什么玩意儿。”

        副将上前问道:“将军,接下来我们如何行事?”

        “如何行事?”典章大笑道:“自然是收拾收拾东西,滚蛋去两淮投靠周若彤呗。”

        “啊?!”

        “啊什么啊?还不快动手准备。”

        副将彻底糊涂了,说道:“既然将军要投诚朝廷,为何还要让出临安府,有我等十五万大军驻守临安,若是童冠一不从,杀了便是。然后我们和宇文靖南北呼应,姑苏长春岂不是瓮中之鳖?”

        典章笑道:“想知道为什么么?”

        副将点了点头,“想。”

        典章直接转身,“等你当了将军你就知道了。”

        副将无语。

        临安城一日之间便草木皆兵,因为在黄昏中,西子湖畔的百姓们看到了乌压压的军队浩浩荡荡的自山中走出,这些常年住在临安的老居民们嘴巴张的老大,他们从不知道,临安城里竟然还有这么多军队。

        小和尚跑着来到了住持禅院,推开门说道:“师父,山上的周施主和山下的大军都离去了。”

        老和尚点了点头,然后缓缓起身,说道:“静云呐,收拾收拾,我们也走吧。”

        “走?”静云小和尚一摸脑袋:“走去哪呀。”

        “带你去金陵逛逛!”

        从未下过山的小和尚一听说可以下山,而且去的还是江南最为富庶的金陵府,当下欢呼雀跃,蹦着跳着前去收拾行装去了。

        老和尚摇了摇头,叹了一口气,然后面朝佛像,双手合十,深深鞠躬,“阿弥陀佛。”

        鸡鸣山上,道观深处,一个挺拔魁梧的老人背着一只布囊来到了山门前。

        观内弟子都以为自己看错了,道场深处的那个老人竟然自己走出来了。

        观内数十年,大多数观中弟子是第一次见他。

        这个名叫朱明的老人的没有说话,身后的枯木道士对一众小道士们说道:“我此去下山,不知何时归来,此地,你们需好生打理,切记不可怠慢了功课。”

        “是!观主!”

        枯木道士跟着高大老人缓缓而去,众人躬身拱手相送。

        朱明说道:“为何不让他们就此散去,反正你我也多半回不来了。”

        枯木道士摇了摇头,说:“此地毕竟是我的出家之地,感念道门栽培,总要留些香火才是。”

        朱明不再说话,在他看来,儒释道不过如此罢了。

        朱明和枯木道士谁也没有留意到,半山腰有一处破庙,两个邋遢的道士趴在窗口朝那山道眺望。

        面色苍白有些病怏怏的道士说:“我去杀了他们。”

        另一个道士没好气的说道:“找死啊!”他指着那个佝偻着背,负着双手走的很慢的老道说道:“看到那个半死不活的老道士了吗,十有八九天人合一了,你去,就是送死。”

        “不是还有你吗?”

        “我?我不去,他是道士,我也是道士,哪能道士打道士呢。”

        白脸的田文清顿时无语,那天在山上的梅园里,那个手执双剑的道士不还是要杀你?

        秦钰自窗前跳下,拍了拍身上的土,笑道:“好了好了,我们可以走了!”

        “去哪?”田文清有些懵。

        “去长春。”

        “去那里干嘛?”

        “杀人。”

        “你不是说道士不杀人的吗?”

        “你又不是道士!”

        “”

        山脚下,一辆马车停稳,驾车的,是经常上山砍柴的柴夫。他见到两位老者后,没有说话,也没有点头,神情有些冷漠,也有些木讷。好在两位老人并不介意。

        高大老人上了车后,枯木道士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辛苦你了。”

        砍柴人轻轻地点了点头,等老道士也上了车后,然后挥起长鞭,朝姑苏城内驶去。

        长春府,那辆马车又回来了。

        马车穿过城门口,然后极速的朝后城驶去。

        长春府的后院,有处不知名的青山,山上也有一处不知名的道观。

        道观虽不知名,但毕竟有自己的名字,他叫云虚观。

        云虚观不大,里面只有十三名道士,平常也没什么香客,观外便有几亩良田,道士们就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

        现在,观门前站着几个人,一个年轻的文士,一个马夫,一个婢女,一个老人,一个贵妇。


  https://www.lingdianksw8.com/13393/13393272/120246372.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lingdianksw8.com。零点看书手机版阅读网址:m.lingdianksw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