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章:做客


数月前,南城的巷子里,多出了一处名为周府的宅邸。

        据说此前这里无人居住,后来来了个白面书生以及黑脸大汉,拿着房契,去户部衙门里做过了户籍登记,然后住在了此处。

        户部并未上心此事,于他们而言,不过是多个草民纳税罢了。只是那汉子端的吓人,黑脸虬髯,密密的络腮胡子连到了头发。一看就不像是普通人家的汉子。

        周若彤还在江南的时候,就遣暗卫传递消息,知会了京城的萧成渝,所以当周元一入京城,就已经受到了暗卫的监视。

        此事涉及到两国的邦交问题,塞外周国的国主化身为大梁庶民的周元潜伏在京城,便是萧成渝也不得不重视此事。

        六部里,没多少人知道此事,包括吏部的相王也不知道。但恰恰同在江南的宗养才知道,所以当宗养才听到娘娘的旨意后,以十二分的勇气表示自己要抗旨。

        拒绝懿旨的理由很简单,他对田文清指着自己那受伤的头可怜巴巴的说道:“田侍卫,您看我这个样子,能去嘛!”

        田文清不说话,彭忠不好说话,宗养才是打死不去,竟然躺在地上装死,就连不好说话的彭忠也说不出话。

        对于宗养才而言,礼部明年主持春闱科举,已经处在风口浪尖上了,目前,大梁的反弹非常之大,各位王爷先前用察举名单上奏朝廷,只是试探,礼部作为皇帝和娘娘的急先锋,冲在最前面,一旦宫里顶不住压力,最先被舍弃的自然还是自己。

        周若彤有三条国策,一条是户部的经济改革,其根本举措在于动摇大梁士农工商的四大阶级,开始鼓励商业发展;一条是吏治改革,其根本举措,则是科举取士取代察举取士;一条则是军事改革,其根本举措则是和塞北蛮国修好,两国冰释前嫌,化解千年矛盾。

        这三条,都是没办法摆在明面上说的。户部的经济改革,涉及到整个士子圈子的利益,对于士大夫这类既得利益者,这条改革完全触发了他们的底线,好在周若彤采取了温水煮青蛙的战略。

        先是内务府启用六大商人管理皇家产业,逐步拔高了商人的地位,也扭转了内务府的盈亏情况,堵住了满朝大员的嘴。

        之后,让户部尚书下江南,控制住江南商道,让褚向浩在江南设立织造总局,据说还会派遣司礼监的人下去,这便是不动声色的先从反弹力度最小的江南开始扶植商业发展,然后逐渐遍及全国。因为大家对于商道一向嗤之以鼻,所以也没人会去在意明年的韩悦下江南一事。

        朝廷早有了风声,说是户部尚书要下去,对于北地朝廷来说,江南可是个苦差,大家只当做是韩悦这两年管国库这笔烂账没管好,得罪了宫里的娘娘或圣上。

        至于科举取士,就目前而言,不管是圣上还是娘娘,都没有明言说要废除察举。地方王爷呈上的奏疏,宫里那边的意思也只是不批,但是地方上仍然有察举的权限。

        对于中枢而言,朝廷一向猜忌地方上尤其是那些王公们举荐上来的人物,多不得重用,当年太祖立下的其中一条规定,王爷不得为相,便是有此深意在里面。

        科举取士,取得是中枢朝廷要用的人,而且给出的空位置是即将修建好的三殿三阁还有翰林院的席位,于此,除了御史台强烈不满外,对地方上而言,还没有动摇到根本,所以不会闹得太厉害。

        至于军事改革上,自从胡世海归来在朝中掌权,宇文靖入主兵部开始,军事改革已经开始在推行。

        皇帝有意放权,石敢当是在外统军将领,遥领兵部左侍郎的官衔,这等同于告诉整个朝廷,目前兵部是真的有了军权,日后,兵部说话的分量,自然是极大的。

        科举推行至全国,若说哪里最开心,必定是江南道士子最为开心。周若彤说服萧成渝启用宇文靖,便是像江南道表示朝廷的位置开始对江南开放。

        想来,宇文靖自己心里也明白,这样天大的好事,自然是需要付出代价的,让他执掌兵部,给他权力,就是想让他能够说话,能够为皇帝和娘娘说话。

        日后一旦遇塞外周国冰释前嫌,结盟修好,必定在全国引起激变。两国千年的矛盾,早已深入骨髓,但是江南不一样,当年抗击塞北蛮子的时候,一直是北地作为屏障,所以对于塞外蛮子的仇恨,江南人反而不以为意。

        这便是周若彤的手段,有钳制,有平衡,也有温水煮青蛙,宗养才自然看的清楚。所以,他才不愿意去趟这浑水,目前礼部已经在浑水之中,若是再掺和一场,只怕到时候自己想不死都难。

        对于宗养才的无赖之举,彭忠和田文清都没有办法,只得回去赴命。

        周若彤听说后,也是被气乐了,这个宗养才,看事情是看的真明白,但出了事有本宫护着他,他怕什么?

        周若彤不再腹诽宗养才的胆量的大小,直接对田文清说道:“文清,城外白云山上有处白云观,想来你回京城的时候已经去过了,把本宫的那位二舅请出来吧,他比较能打。”

        彭忠悄悄地望了一眼田文清,有些好奇,当初在江南道的时候,田文清就是奉旨去找娘娘的那位二舅爷,然后一去没了个音信。现在他回到京城后,对那位二舅爷只口不提,那人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见周若彤提到了秦钰,田文清苦笑道:“此事刚出之时,我便去了白云观,观里的那位”田文清抬眼看了一下周若彤,然后学着秦钰的口气说道:“若是请我去吃年夜饭,我去,若是找我去打架,没空!”

        周若彤气的说不出话来,她也没办法派人去把秦钰绑了来,她喝了一口茶,顺了一口气,然后想了半天,还是想到了宗养才。

        “你们让宗养才走一趟,他要是还不同意,本宫现在就奏请圣上颁旨,封他为外事大臣,年一过,就让他出使周国。告诉他,本宫说得出做得到。”

        宗养才听到这番话,都快哭了,他是知道周若彤是说得出做得出主,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走一遭

        张明和周子峰被黑脸虬髯的大汉搂着进入了周府府邸,心中颇为惊恐,总觉得自己像是要被拐卖到山里挖煤的孩子,一脸死了爹妈的样子,要多凄苦就有多凄苦。

        那汉子一进门,就大声叫喊道:“老爷,老爷,俺领来了两个读书人,可了不得,会背那个谁家孙子的兵法,老厉害的,老爷,你快出来看看”

        一个略显年轻的中年人自正厅走出,穿一身儒衫,带着儒冠,倒是一副中原寻常读书人的打扮。

        那黑脸汉子见此人出现后,立刻收起了玩世不恭的态度,恭恭敬敬的作揖施礼,倒是正宗的儒家礼仪。

        那周元先是瞪了他一眼,怒斥道:“说了你多少次,进门不要大声嚷嚷,倒让屋里的先生们看了笑话去。”

        那汉子被他一骂,嘴角抽搐了一下,不敢多言。

        张明和周子峰相视一眼,心中也是惊奇。

        说话的那人,自然是此地的主人,周元了。

        周元走下石阶,对二人施礼,二人慌忙回礼,那周元充满歉意的笑了笑,说道:“我家这厮,若是冲撞了二位,还请海涵。”

        张明和周子峰望了一眼虬髯的汉子,那汉子瞪大了眼,二人立刻说道:“哪有哪有,那位壮士,性情中人,对,性情中人,对我们,很好,很热情”

        那周元闻言,哈哈大笑,“二位想必也是性情中人,刚刚听我这下属所言,二位也是大梁的读书人。读书人有性情,可是难得。刚好,我府上也有一些先生,皆是文人高雅之士,二位不妨移步相叙。”

        张明和周子峰自然不敢拒绝,但见这位主人说话谈吐,不似那虬髯黑脸的汉子,再说,两人也是少有的书香世家,高干子弟,权贵之门,知道一切都可以假装,但是身上的这股不同于常人的气质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积养而成,很难作假的。

        来到了书房内,只见两边座位上,各自坐满了人。左边四个,右边四个,看打扮妆容,无一例外都是些读书人。

        只是观其面容,最年轻的那个,倒也有不惑,最老的那个,倒像是耄耋。

        见周元进来,众人齐刷刷的望去,纷纷起身施礼,然后目光落在张明和周子峰身上,有好奇,不满,有不屑,有惊讶有各种各样的情绪。

        正中的火炉中有银碳在烧,刺啦刺啦的冒着热气,侍女赶忙看座端茶,周元坐下后,先是伸手到左手边,介绍道:“这位是江南的齐先生,曾拜在三老三公门下,学问了得。”他又伸手到右边,说道:“这位是中原河北郡的王老,学富五车,名动中原,一手好字,更是墨宝难求。”

        紧跟着,周元又依次介绍了其余六人。无一例外的,坐在左边的,都是江南道的读书人,坐在右手边的,都是中原的读书人。

        听来头,似乎都不小,但是张明和周子峰磕巴磕巴眼睛,这些什么名动天下的厉害人物,他俩一个都没听过。

        介绍完毕,周元微笑着望着张明和周子峰,张明和周子峰会意,张明拱手说道:“我叫张明。”

        周子峰也拱手说道:“我叫周子峰。”

        众人见他二人简单的介绍,后缀没有加上见过各位先生或是见过各位前辈,尤其是先前主人介绍这些人时,他们没有流露出震惊乃至心生向往钦佩之情,让这些人颇为不满。


  https://www.lingdianksw8.com/13393/13393272/120246213.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lingdianksw8.com。零点看书手机版阅读网址:m.lingdianksw8.com